今年以来,湘潭市雨湖区人大万楼街道工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聚焦建设工作阵地、履职阵地、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阵地等三个阵地,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5月15日,湘潭市交运集团相关负责人联动市区人大代表进万楼街道代表联络站开展接待日活动。
建好“工作阵地”,凝聚合力“提效能”
人大万楼街道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以“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的高度自觉,对标对表抓好工作落实。凝心铸魂强党性。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围绕街道党工委重点任务制定人大街道工委“一要点两计划”,全力争取街道党工委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要素到位强保障。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将人大街道工委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足额保障,选优配强人大街道工委委员,确保人大街道工委主任专岗专职,增设人大工委副主任1名、人大工委委员3名,为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3月17日,人大万楼街道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在万楼社区开展“我爱湘潭我的家 人大代表献力量”生态保护主题活动。
提档“履职阵地”,倾听民声“零距离”
人大万楼街道工委在迭代升级代表联络站阵地的同时,积极探索代表联络站的常态化运行,推动“三会三文”精神在万楼街道落实落地。高质量建好线下代表联络站。街道积极贯彻关于“用好管好站点”的要求,规范设施配置,推进代表联络站“建管用”提质增效,打造雨湖区的示范站。为进一步强化代表与选民的密切联系,着力组织驻站代表围绕“五方面”常态化开展活动,即每周一开展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轮流接待群众活动;每月15日组织代表集中进站接待群众、开展会商活动;每季开展1次代表集体履职活动(学习交流、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每半年组织1次国家机关负责人联动代表进站活动;每年组织1次区人大代表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驻站代表开展集中学习、联系群众等集体履职活动3次,共有省、市、区人大代表30余人次进站接待人民群众,收集问题20多个,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高标准建设线上代表联络站。依托省“智慧人大”平台,2023年9月建成“码上找代表”线上代表联络站,2024年接入省人大平台。在街道、村社、区块、小区公布驻站的人大代表专属二维码,确保民意收集全覆盖。创新“后台审、‘码’上回、分级办、限时答、闭环管”的流程,推动群众意见建议的全流程闭环高质量办理。自启动以来,通过线上代表联络站收集问题36个,已解决问题35个。
4月27日,街道党工委会议传达学习“三会三文”精神。
夯实“基层阵地”,解决民忧“面对面”
人大万楼街道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积极探索居民议事会制度及代表履职融入基层治理,积极助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探索居民议事制度。2024年6月,人大万楼街道工委率先探索建立居民议事会制度,建立居民议事会议事规则、议事小组活动制度、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的实施意见、意见建议交办制度,并以议事小组为单位,开展周一接待日、专题调研、座谈交流等活动,自街道第一届居民议事会第一次议事会召开以来,共开展议事员周一接待日、议事小组活动等30余场次,共有议事员40余人次进站接待群众50余人次,推动解决桃源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富强社区基础设施提升、万楼社区前坪文化广场等一批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的突出问题。街道建立居民议事会制度吸引众多地区的关注,上半年先后接待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雁飞等领导带队的20余批调研,形成广泛的示范带动效应。探索代表履职融入基层治理。围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立足资源优势,将代表履职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中。推动探索“5+1”工作法(开展人大代表进联络站、进区块、进小区、进居民群、进百姓家的“五进”活动;群众意见办理的跟踪闭环处置机制),组织驻站的区人大代表下沉区块担任监督员,代表们通过接待、调研、走访、座谈、微信、电话等形式积极开展“访民情、解民忧、问民计”等区块活动,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联络员”、群众矛盾“调解员”、改善民生“服务员”、社会治理“监督员”等作用,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共收集群众问题和意见200余件,通过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解决文昌永红片区700余名居民安全用水问题,562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差,向业主单位追回两个项目涉及1448名失地农民的社保兜底资金,建设万楼片区首家普惠性幼儿园等问题,建设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以实际行动答好人大助力基层治理新答卷。
编辑:袁超岚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