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乡市老粮仓镇人大主席团坚持以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为指引,紧扣中心大局,以“四个着力”为抓手,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务实求真、真抓实干,全面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切实发挥代表作用,积极服务基层治理现代化,为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贡献了坚实的人大力量。
老粮仓镇人大主席团在屋场开展“三会三文”精神宣讲。
着力把牢方向之舵
老粮仓镇人大主席团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领导带头学、代表主动学、群众参与学”三维联动,推动学习入脑入心,不断筑牢思想根基。头雁示范带领学。党委书记切实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带头原原本本学“三会三文”精神,深刻领悟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班子成员下沉村社区开展专题辅导12场,确保精神直达“神经末梢”。多维联动全员学。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小组活动、网格屋场会等阵地,利用“智慧人大”平台、微信群、宣传栏等载体,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推动“三会三文”精神进机关、进村组、进工作站,实现学习宣传全覆盖。代表们在履职中深化理解,在网格里宣讲精神,推动学习从“会场”走向“现场”,从“理论”走向“实践”,切实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
着力夯实履职之基
镇人大主席团切实把握“六好一融入”要求,持续加强代表履职平台规范化、制度化,高标准打造3个片区代表联络站,完善制度职责,规范工作流程,配备专职人员,实现阵地建设有形覆盖、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设立“代表联系群众接待日”“每周三代表进网格”等工作机制,建立代表与网格员、邻长联动机制,累计收集群众反映的各类意见建议68件,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3个。紧扣宁乡市人大常委会“共建工业强市、幸福宁乡,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号召动员广大代表“看宁乡、建宁乡、说宁乡”,组织代表依托联络站开展视察评议、护绿活动、政策宣讲等活动11次。同步开展“代表随手拍”活动,鼓励代表随手记录、即时反馈,推动监督触角向日常延伸,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可持续。
着力践行民主之本
“集镇的路灯有些已经坏了,当地群众晚上散步很不安全。”在代表联络站值班期间,谢永忠代表接到群众反映后,第一时间向镇人大主席团汇报。镇人大主席团立即组织代表开展专项视察,将相关情况整理形成建议提交给政府办理,并全程监督施工进度。仅用一周时间,集镇路灯完成提质改造,方便了乡镇居民的夜间出行,保障了出行安全。这不仅是一次快速响应的民生回应,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群众诉求“有人听、有人管、有回音”,民主真正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关心群众“急难愁盼”,一直是镇人大主席团的职责所在。闭会期间,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作用,组织代表进站接待群众,累计96人次,收集并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关于道路亮化、信号灯破损、路面有坑等问题20余个,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用“微实事”回应“大关切”,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人民民主真实可感。
着力激活代表之力
“多亏了文代表,疏通这一段渠道,今年的水稻就放心了,否则还要到阳华江抽水,不仅废柴油还很麻烦!”村民老文激动地说。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的却是群众对代表的信赖与感激,也折射出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在老粮仓镇,涌现了这样一批代表,他们心系人民、造福桑梓,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大爱情怀。长沙市人大代表郑立新,自己购置设备,二十年如一日走村串户为群众宣传最新政策;他免费传授技术,团结带领农户发展产业,助50余户家庭走进小康生活;他定期看望全村困难户,捐助困难学生,践行着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初心,被广大群众称赞为一心为民的好代表。宁乡市人大代表文胜良,将田间地头当作履职主阵地,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听群众心声,解群众难题,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奔小康,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还有李喜文、喻勇刚、夏芳等代表,他们立足岗位、发挥优势,扎根群众,奉献爱心,以己之力默默帮助他人,造福社会,成为老粮仓镇这片土地上一束耀眼的光。
老粮仓镇人大主席团将持续深化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管、用”一体化建设,坚持探索创新实践,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持续擦亮人大工作品牌,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在基层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老粮仓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加坚实的代表力量。
编辑:周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