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询问是监督法赋予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方式。专题询问不仅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进行的庄严之“问”,还是在实践中依法探索形成的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监督的重要形式,更是党的主张、人民期待、法律要求、代表愿望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6月27日,岳阳市云溪区六届人大常委会启届以来首次以专题询问的方式跟踪监督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工作,做到了选题求“精”、调研务“深”、询问抓“实”、落实重“效”,既回应了群众的期盼,又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压实了主体责任,为坚决打赢云溪“蓝天保卫攻坚战”凝聚了共识、汇集了合力。
坚持问题导向,提前谋划精准选题
选好选准议题是专题询问的前置环节,议题是否科学精准,决定着专题询问能否得到党委的支持、政府的配合以及人民群众的关注。
启届伊始,空气质量就始终是云溪区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的大事、要事,2022年开始,区人大常委会就每年定期听取年度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中期实施情况报告,从2023年对岳阳市生态环境局云溪分局开展工作评议,到2024年开展《岳阳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站场管理规定》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区人大常委会形成了一系列连贯且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闭环。然而,在入户走访群众和接待选民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却经常出现在代表们的笔记中——园区偶发性空气异味扰民。
“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作为全省现代石化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在二氧化硫、氨氮等污染物大幅度减排的同时,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量却在悄然上升。”区人大环资委负责人介绍。挥发性有机物是石化产业的“伴生物”,常温下以蒸气形式存在于空气中,本身具有毒理特性,长期接触会危害人体健康,不仅成分复杂还难处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列为需重点控制的大气污染物。
“下一年就要换届,开展专题询问是否还有必要?”“这是届内首次开展专题询问,没有模板可以参考,做起来心里没底。”“空气异味问题成因复杂、时间久远,现在翻出老底,是否会影响政府公信力和形象。”今年2月,在开年的第一次云溪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上,主任会议成员审议了年度工作要点,针对是否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题询问,有人疑问,有人担忧,还有人持保留意见。面对主任会议成员的疑惑,云溪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一一进行了解答,一是人大法定职责所在,新修改的监督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二是人民群众诉求所系,园区周边群众和人大代表多年来集中反馈;三是党委中心工作所向,云溪区“十四五”环境保护规划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有要求。这三方面有理有据的考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主任会议成员的一致认同,自此,云溪区人大常委会挥发性有机物专题询问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
5月8日,云溪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调查组陪同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两条例一规定”实施情况执法检查。
发挥专业优势,三级代表合力解题
专题调研是专题询问中查找问题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专题询问的实际效果。
意料之中的是,挥发性有机物专题询问监督议题一经公布,就受到了外界的压力和质疑:专题询问前的调研能否真正找出症结,让政府信服?专题询问中的提问如何避免形式主义,让群众信服?专题询问后的落实怎样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让企业信服?
3月,为了回应外界的疑问,区人大环资委印发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工作专题询问方案,从询问主题、会议形式、参加人员、询问对象、询问内容、询问方式、询问程序和调研过程等多方面进行了明确。框架搭好了,但面对云溪本地实际,如何提出专业且有针对性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专题调研单靠人大某个专委会很难高质量完成,为此,区人大常委会构建起了专委会、人大代表、专家内外联动的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区人大环资委为主体,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区人大财经委等专委会密切配合的专题调研组,安排有大厂背景和居住在园区周边的省、市、区人大代表加入,同时还积极邀请企业安环负责人、律师、生态环境保护专家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性较强的调研,充分发挥“外脑”智力优势,形成多方参与专题调研工作的强大合力。
专题询问方案制定后,区人民政府主动对接专题调研组,召集相关部门召开碰头会,由专题调研组负责人讲解专题询问的目的意义、拟询问范围、询问议程等内容,并对如何答问等提出要求,但不单独告知其具体询问的“题目”。通过前期多次沟通联系,给予应询部门压力以督促其工作,营造出专题询问的宽松环境,有效避免人大监督流于形式。
为确保专题询问有的放矢,专题调研组深入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管委会、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企业、园区周边村(社区)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部门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入户走访、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形式,与企业职工、群众代表和行政监管人员面对面交流,多形式了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湖南智慧人大”网上人大代表联络站、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多渠道收集意见建议,掌握了大量“一线”资料,使专题询问更贴近民意、更符合实际。
完善询问机制,现场问答当面破题
现场实施是专题询问的最重要的阶段,其法定性和程序性是确保询问有效性和权威性的关键。
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从调研走访发现的问题和线上线下征集的意见建议中筛选出了5个具有针对性、代表性、群众最期盼的基础询问问题。同时,为确保专题询问会议“不走程序、不走过场”,区人大常委会从兼顾代表广泛性、熟悉工作程度等方面,在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明确了4名询问人员,邀请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到会列席,安排9名在村(社区)任职和有专业背景的区人大代表进行补充提问,还特别邀请4名在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从事生态环境保护行业的企业代表共同参与询问。
在一个多小时的专题询问现场,既有问题讨论,也有情况分析,还有对策建议,现场气氛严肃而热烈。“园区周边居民普遍反映,遇上恶劣天气和周末,异味问题更加突出,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现有重点涉气企业共计32家,在VOCs排放的源头预防、过程监管、执法联动、应急管理与信息公开方面是如何做的?治理效果如何?今后有什么计划?”“对于园区货物运输车辆乱停乱靠及装卸中散发的异臭气体的现象,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交警云溪大队、区交通运输局分别都是如何加强行业监管的?”代表们侃侃而谈,不谈成绩只讲问题,问题直击短板、切中要害,问出了“辣味”和“压力”。
“身为监管部门,对园区重点涉气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的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监管还不到位,加之部分企业环保设施时开、时停,工业气味异味扰民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解决”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诚恳作答,直面问题不遮不掩,回答开诚布公、实事求是,答出了“责任”和“担当”。
“专题询问,既是监督又是支持,既是鞭策更是鼓励。随着全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推进,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9.5%,PM2.5值为30.9微克每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上半年收到的大气污染投诉件环比下降了30.8%,居民投诉显著减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何旭到会应询并作表态发言,表示将以此次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为契机,严格落实区人大常委会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园区空气偶发性异味问题根本性好转。
6月27日,云溪区六届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到会应询。
寓支持于监督,人大政府共同答题
跟踪监督是专题询问不可或缺的部分,关乎专题询问的监督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会上,区人民政府负责人在表态中明确了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持续推进重点涉气企业VOCs深度治理,争取用4到5年时间完成全区所有重点涉气企业的VOCs综合治理。二是积极谋划包装大气污染治理项目,为符合条件的企业谋划和储备项目,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三是构建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推动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在场的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纷纷有感而发,通过“一问一答”的面对面交流,一些过去不敢提、不知道怎么提的问题终于触及并得到清晰表达和回应,人大代表真正成为专题询问的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充分彰显了区人大常委会“较真碰硬”的态度,不仅让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真切感受到了人大刚性监督的分量,更让群众看到了政府直面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力。
专题询问始于“问”,但不止于“答”,关键在于“改”,最终目的就是要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跃中表示,这次专题询问是本届区人大常委会紧跟区委决策部署,紧贴群众重大关切,紧扣社会热点问题,拓展人大监督方式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深入贯彻“三会三文”精神的基层实践,更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注脚,达到了预期效果。
专题询问结束后,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整理代表们会上的审议发言和填写的审议意见卡,7月初形成了《关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工作的询问意见》,并交由区人民政府研究办理,区人民政府已经报送书面询问意见整改方案。询问意见还明确,将于2026年2月召开常委会专题听取挥发性有机物专题询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
云溪区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扎实做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持续开展问后跟踪监督,坚决杜绝“一问了之、问了等于白问”,对照询问意见和区人民政府整改清单督促推动问题整改,切实把专题询问提出的问题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用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回应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的热切期盼,为建设美丽云溪交出合格答卷。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