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分片区召开座谈会,推动“三会三文”精神贯彻落实。
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应势而动、因势而谋,回应各方期盼,推动召开三次会议、出台三份文件,为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提供了精准指引。我们要坚持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有机统一,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答好时代考卷,推动“三会三文”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
树立“三种思维”,筑牢思想根基,以科学的理念引领落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实践的指南,要以学为先、深化认识,用科学的思维理念指导实践。
强化系统思维,坚持好“三个统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挥人大作用相统一。深刻认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积极争取党委重视支持,汇聚大抓落实合力。市委将“三会三文”精神落实纳入市委年度工作要点,构建党委领导下的责任体系,市委书记示范落实“四个一”清单,排出日程安排,专题听取汇报、开展集体谈话,带头督办代表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事前请示、事中报告、事后总结”机制,制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今年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17件次,把准职责定位,谋划开展人大工作。坚持深入学习传达与指导基层实践相统一。深入组织“三会三文”精神学习传达,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三会三文”精神,从加强党的领导、服务中心大局、强化工作保障、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运用“领学、讲学、述学、评学、督学、考学”“六学并举”机制,开展各个层面、多种方式的传达学习和宣传宣讲,指导基层实践。5月22日,举行“邵阳人大讲堂”第十四讲,讲座以视频形式连线县市区,面向市、县、乡三级人大干部,领学解读“三会三文”精神实质,对基层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给予系统指导。坚持整体谋划推进与突出工作重点相统一。善用统筹的办法,将“三会三文”目标任务融入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各项计划,构建全方位覆盖、全要素衔接、全过程规范的工作体系;把握各阶段工作重点,采取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一个县市区、指导一个乡镇、推动一个示范站点建设、督办解决一批重点问题的方式,有力有序推进工作,夯实基层人大工作基础。
依托“邵阳人大讲堂”,邵阳市县乡三级人大同步深学细悟“三会三文”精神。
强化辩证思维,处理好“三个关系”。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坚持上下“一盘棋”,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发力开展“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通过专题调研、执法检查、满意度测评、专题询问递进加力监督的方式,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导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全面落实生态“年检”制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小切口”与“大战略”相结合,务实开展人大调研、监督等工作,将局部工作的具体成效、创新成果,转化为全局性的制度安排。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组织专题调研,形成翔实的调研报告,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邵阳市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十二条措施》;聚焦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推动市政府出台《邵阳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全覆盖进行二次供水改造升级,制定实施《邵阳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在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中处于重要一环,对战略性、前瞻性、方向性的部署,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对具体的、明确的、刚性的任务要求,要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坚决防止“沙滩流水不到头”现象。为确保任务落细落地,邵阳市人大常委会推行“项目化管理、责任制推进、清单式落实”,抓好过程管理、质效评估、问题整改、反馈优化,打造大抓落实闭环链条。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立足当下,采取“周调度、月提示、季通报”的方式,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又加强战略性布局、前瞻性思考,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努力实现日有所进、月有所变、年有所成。今年来,邵阳市人大常委会立足现实需求、锚定长远目标开展立法,在推进3部地方性法规审议的同时,组织5个立法项目调研;着力解决当下问题,推动长效治理,强化人大监督,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监督中,交办问题128个,建立长效机制14项。
强化创新思维,实现好“三个突破”。在提升履职质效上求突破。深化高水平机关建设,深入开展“五讲五比”、省级文明标兵单位创建等活动,营造起比学赶超、履职尽责的干事创业氛围。瞄准“创新创特创优”目标,深入推进“一委室一品牌”“一县市区一特色”工作,认真总结经验、固化成果,广泛学习借鉴、推动集成创新,提炼推介创新案例21个,对七项优秀案例进行了通报。在发挥代表作用上求突破。建立并全面落实市委和“一府一委两院”领导班子及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人大代表制度,通过政情通报、双向约见、面对面办理代表建议、领导干部进站等方式,拓展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建设代表联络站676个,14782名各级代表进站履职,线上代表联络站一键响应,助力乡村振兴、赋能基层治理,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7万件次。在夯实基层基础上求突破。精准调度指导,下发任务交办函和督办函73份,推动各县市区制定落实“两规定四办法”、细化履职清单,全覆盖推进街道居民议事制度。对重点任务落实不到位的,采取挂牌督办的方式,落实整改措施。
注重“三法联动”,优化路径策略,以正确的方法驱动落实
目标驱动,明确“施工图”。通过明确共同目标和实践路径,激发全市人大系统担当作为、实干争先的强大动力。提出“实施‘双六’工程,推动各项工作走前列作示范”总目标。要求全市人大系统围绕一个要点、聚焦一个目标,即围绕年度工作要点,聚焦“全省标杆、全国一流”目标;突出代表工作和基层人大工作两大重点工作,用好“清单管理”“综合评价”两个重要抓手;高质量贯彻“三会三文”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年”建设目标,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持续深化“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大宣讲、大服务”“五大”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讲政治比学习,讲担当比实干,讲奉献比服务,讲业务比能力,讲规矩比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五讲五比”活动;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认真落实立法、监督等“六项工作计划”,努力打造“六个一批”成果。
清单管理,细化“任务书”。市委在认真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情况汇报后,研究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推动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责任清单,下达重点任务56项,条目化、清单化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分工。市人大常委会彰显重落实、重基层、重规范、重创新理念,将2025年确定为“大抓落实年”“基层建设年”“制度建设提升年”“创新争先年”,精准对标,细化分解100个大项300余个子项目的工作,修订完善及建立制度20项,确立了16个方面的创新探索、品牌打造目标任务,明确各项任务的牵头领导、责任委室和责任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抓好过程管控。
结果导向,校准“度量衡”。把工作实际效果作为衡量落实成效的根本标准,明确每项工作的质量标准与完成时限,建立涵盖立法质效、监督成果、代表履职等多维度的日常管理评价体系。推行立法后评估和规章“立改废”闭环管理,对已制订的15部地方性法规进行监督检验,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科学评估法规实施效果。对重要监督事项,聚焦问题整改率、制度完善度等关键指标,开展满意度测评、专题询问。在市县两级全覆盖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创新推行“述查评督”四字工作法,坚持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巡察监督、司法监督、代表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互贯通,充分吸纳依法行政结果性指标管理职能的部门掌握的情况进行科学评判。推行积分管理,强化履职保障,激发代表履职动力和活力,实现代表工作从“重参与”向“重实效”转变。
构建“三大机制”,完善制度体系,以务实的举措保障落实
健全督导机制,打好统筹推进“主动仗”。实行“六单管理”模式,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督办清单、销号清单,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加强提示、调度和督导,推动责任清单落地、政策措施见效、难点问题解决。将3月作为“五大”主题实践活动月,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赴各县市区,进乡镇、入村组,就“三会三文”学习传达和任务分解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同步开展宣传宣讲。4月10日,召开新时代全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13个重点责任单位对照责任清单汇报工作、查找问题、提出下阶段思路举措。5月23日至28日,市人大常委会分三个片区,在大祥区、洞口县、城步县召开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现场观摩及座谈会,通过现场观摩、现场调度、经验交流的方式,以点带面提升工作整体水平,同步查摆检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迎春带队开展一线调研督导,推动“三会三文”精神落细落地。
健全联动机制,奏响协同发力“大合唱”。拧紧“党委出题、人大破题、各方答题”的责任链条,加强对接、沟通和指导,左右协同、上下联动抓落实。与市委巡察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市委巡察机构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协调协作的实施意见》,创新建立信息共享、力量共建、成果共用、整改共督、反馈共进的“五共机制”,抽调人大机关干部和人大代表参加巡察工作及巡察反馈会,工作做法被湖南巡视推介。建立市政府落实“三会三文”精神及人大常委会2025年“一要点六计划”工作推进机制,由市长负总责,常务副市长总牵头,分管副市长任各条线工作责任领导,将相关任务落实纳入市政府2025年度重点督查范围,以督促办、以督克难、以督增效,全力推动政府各部门协同落实。分级抓实对口指导和联点指导,推动各县市区、各乡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及相关责任部门找准坐标、明晰方向,采取务实举措打通贯彻落实“最后一公里”。
健全激励机制,树牢实干争先“风向标”。落实“三个纳入”,市委组织部将人大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市纪委、市委巡察办将人大工作纳入巡察范围同步推动,抓好综合评价。完善保障措施,加强组织统筹,督促落实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编制单列管理,乡镇人大主席专职专责等要求。纳入全市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加强人大干部培养、选拔、交流和使用,推动人大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增加编制4个,引进年轻干部6人,内部交流轮岗和提拔11人次。抓好宣传引导,将人大宣传纳入全市宣传工作要点部署推动,纳入每月全市宣传工作例会和新闻宣传重点工作提示,建立调度、策划、通报等七项制度,在市内主要媒体和市人大常委会“一网一微”开设专题专栏,每周推出一批专题报道,大力宣传全市各级各部门贯彻“三会三文”精神创新做法、典型经验,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系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编辑:周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