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省、市人大常委会要求,结合实际大抓贯彻落实,扎实推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在沅陵落地生根。
沅陵县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县人大工作推进会。
以“学”赋能,化政策为内驱力
沅陵县人大常委会在“学”上用功,吃透“三会三文”精神。第一时间组织机关干部职工传达“三会”精神,特别是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后,于2024年11月16日召开县委人大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及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会议和全县乡镇人大主席会议上率先学,在各乡镇、县直单位和人大代表中铺开学,让学习“三会三文”精神成为2025年春天最强音符。把“三会三文”精神的学习贯彻同谋划2025年工作相结合,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连续两天召开工作务虚会,深度谋划“三会三文”精神如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月25日,县委常委会2025年第4次会上集中传达学习湖南省委关于推动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研究全县贯彻落实意见。会后,下发55项任务清单文件,把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具体分解到相关部门和单位。
以“督”促行,从纸上落到地上
县人大常委会在督导上发力,及时调整主任会议组成人员及人大各专委会、常委会工作机构联乡安排,把督导乡镇人大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常年抓、常态抓,查漏补缺,补齐短板,深耕主业,形成县乡协同、上下齐心、整体推进“一盘棋”工作局面。在督查上动真,县委督查室督查和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督导双管齐下,压实各方责任,推动“三会三文”精神贯彻落实。目前,县人大常委会向县委汇报工作6次,约谈工作滞后乡镇人大主席2人,督促有关乡镇调整7名人大主席分工,更加聚焦主责主业。
以“干”为要,用实践履人大之责
县人大常委会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将“两个联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从“建好”向“用好”“管好”转变,采取1个乡镇站与多个社区(村)、片区站的模式建成联络站65个,完成12个“休眠”站整改工作,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开展法治护企、法治护绿、法治护安等活动达800余人次,联络站“民意窗、连心桥、宣传站、大课堂、监督岗”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强化代表履职培训,5月在省人大干部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一期。
推动乡镇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建立财政保障机制,按每个乡20万元标准给予民生实事项目资金支持。
强化人大监督刚性和实效,全年安排听取和审议(审查)工作报告48个,开展和配合开展调研、督办事项49项,开展食品安全“一法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配合省、市人大常委会联动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检查,对9个政府部门开展工作评议,实现届内工作评议全覆盖,持续开展法、检“两官”履职评议。
扎实推动代表议案建议提出和办理“两个高质量”。在提出方面,坚持先调研再建议,紧扣中心、紧贴民心提出高质量建议,同时,推动代表建议和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在办理方面,“交”上求变,变召开大会笼统交办为政府常务会议上精准交办,提高代表建议交办“响应”度;“督”上发力,持续推进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督办、县政府领导领办代表建议重点处理件机制,并对重点件办理情况进行测评;切实加强代表建议对口督办、跟踪督办、专项督办工作力度,提升代表满意率、问题解决率;“实”上用劲,梳理一次全会以来B类件办理情况,建立台账清单,推动B类件转办成A类件。
积极探索创新,继续推进人大与巡察机构协调协作、人大工作监督同行政检察监督联动、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等工作机制;探索开展相关资金“两问四评”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探索人大工作机构与党校联合调研机制,提升调研质量,推动调研成果转化。
深化“四个机关”认识,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增强干部敢作为、善作为、勤作为意识。
县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深化学习教育,强化工作落实,开展督促指导,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高位推动、对标对表抓好“三会三文”精神的贯彻落实。
(作者系沅陵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编辑:袁超岚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