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大智库>人大研究
人大研究

【评论】着力提升人大常委会审议质效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投稿   作者:卢鸿福  时间: 2025-07-30   上传:杨柳

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是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职权。会议审议是开展人大监督工作的关键环节,审议质量的直接影响到监督的效果和人大工作的权威。

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提高审议质量上推陈出新,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如中心发言人制度、审议意见卡制度、满意度测评制度、审议意见交办反馈制度等,为进一步增强审议刚性、提高审议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会议审议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对常委会审议发言的性质和意义认识不深、态度不正、责任不明,对审议程序、特点、规律把握不准,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在心不在,缺少担当和作为。二是会前学习、调查研究不够,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对相关方针政策把握不够,准备不充分,临时抱佛脚,有感而发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的甚至无言可发,“沉默是金”。三是审议机制不健全,会议组织够科学,审议时间安排过短;审议内容不规范,有的把审议发言当成一般的会议发言。约束机制不完善,发不发言一个样、发多发少一个样,没有制度约束。四是个别组成人员的素质与依法履行职责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如何强化审议责任、激活审议活力、提高审议质效,依然是基层人大常委会必须重视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审议权是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一项重要职权。因此,认识上必须提高站位、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审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审议发言当成分内之事、应有之义、应尽之责,做到理直气壮、敢字当头、直击问题、积极审议。“一府一委两院”要自觉强化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积极配合人大做好审议工作,认真向常委会报告工作,回答组成人员询问,接受批评和监督,搞好整改反馈。

审议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常委会会议质量和功效。加强对组成人员的业务培训、专业培训,使其熟悉掌握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规则、行权方式、审议特点,不断提升审议能力。结合常委会议题审议,有组织、有计划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增强问题的判断能力、辨别能力。针对议题搞好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了解报告内容,熟悉审议事项,作好发言准备,打有准备之仗。积极建议献策,紧扣主题,简明扼要,直抒己见,把各方面的意见反映出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常委会科学决策提出依据。

常委会个人无权,集体有权。要把握审议原则,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精心组织会议,科学安排会期,确保常委会组成人员有较充裕的时间发表意见和建议。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规范会议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凝聚智慧力量,确保各项审议意见、决定、决议符合法律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评价,从大局着眼,从推进工作出发,实事求是,做到肯定成绩公正、准确,提出问题客观实在、有针对性、有事实依据,注意防止从局部利益和个人感情出发发表意见。审议意见要切合实际,科学合理,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有可操作性、可行性。

要创新审议方式,灵活运用集中审议、分组审议、联组审议等方式进行审议,确保审议充分、时间充足。完善询问、专题询问机制,在“问”中增进了解,在“答”中凝聚共识,推动工作,实现双赢。创新建立辩论机制,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大事、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难事、社会关注度高的要事,进行充分讨论,发表意见,观点碰撞,在思想交锋中凝聚智慧、平衡各方利益。拓宽公众参与常委会会议的渠道,有计划地邀请更多的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充分征求代表的意见建议;坚持和完善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制度,增强会议的公开性、民主性和实效性。完善审议意见交办机制,对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及时归纳整理,原汁原味反映到有关国家机关,同时,加强跟踪监督、跟踪问效,做到确保审而有效,发挥制度功效。

(作者系娄底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

编辑:袁超岚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