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难处就是我工作的方向。”这句朴实却充满力量的话语,是浏阳市人大代表,浏阳市官渡镇竹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敬芳最常挂在嘴边的履职信条。扎根基层二十余年,他始终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回应期盼,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一件件装在心里,落在实处。
响应群众急盼,修渠保灌解民忧
“去年那场大雨,把我们组的农田水渠冲得稀烂,要不是吴代表帮忙协调,这片地怕是要荒一年。”谈起西圳至东冲河水渠修复工程,村民们连连称赞。
2024年,一场暴雨冲毁了竹联村大屋片中心组的灌溉水渠,导致200余亩农田受损,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获悉情况后,吴敬芳第一时间将问题反映至镇政府及镇人大,积极推动修复工程立项。目前,该工程已成功争取到省级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修复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将于今年10月前全面完工。
补齐教育短板,芙蓉花开育雏雁
“以前孩子要绕村好几里路去上学,现在家门口就有新学校,安全又方便。”说起官渡镇芙蓉学校,家长们满是欣慰。
多年来,由于村内没有小学,600余名适龄儿童只能跨村就读,“就学难、隐患大”成了全村家长的心头大事。为此,吴敬芳多次在市镇两级人大会议期间提出建议,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多方奔走调研,积极配合完成项目选址、征地拆迁等“三通一平”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官渡镇芙蓉学校项目于2020年被纳入省级重点民生实事“省长工程”,并于同年9月正式建成启用。这所占地34亩、配套完善、设施齐全的新学校,不仅圆了村民“家门口上学梦”,更惠及周边多个村组,赢得一致好评。
关爱困难群众,真情帮扶暖人心
在竹联村,困难群众的冷暖始终是吴敬芳心头最深的牵挂。他秉承“授人以渔”的理念,注重因户施策、精准扶持,让困难群众在脱困致富的路上迈稳步子、走出信心。
村民老章腿部残疾,过去仅靠零工维持生计,生活拮据。吴敬芳不仅逢年过节送去慰问物资,更从长远考虑为其谋划出路。他鼓励老章加入村集体创办的鑫联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同时,考虑到其缺乏经验,吴敬芳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把式”对老章进行“一对一”技术指导,从土壤准备、苗期管理到病虫防治,手把手传授经验。如今,老章种下的蔬菜长势喜人,年增收超万元,日子逐渐有了起色。
吴敬芳积极开展农技指导,传授种植经验。
像老章这样的案例,在竹联村并不少见。吴敬芳用真心、细心和恒心,为群众织就了一张温暖有力的“民生保障网”。
传授履职经验,言传身教树标杆
作为履职多年的“老代表”,吴敬芳始终注重人大代表队伍履职的“传帮带”。每月的选民接待日,不仅是倾听民声的窗口,更是他分享经验的课堂。他常常结合自身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和鲜活具体的履职案例,向来自各村的年轻代表倾囊相授,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善履职、勇担当”的行家里手。
吴敬芳在官渡镇南片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
“代表之间有话题、有交流、有方法,干起来更有劲了。”年轻代表由衷感慨。在吴敬芳的言传身教下,一支敢担当、善作为、有温度的年轻代表队伍正逐渐成长壮大,更多群众的“关键小事”正被他们用心办成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个荣誉称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吴敬芳表示。未来,他将继续用一腔热忱、一份担当,把人大代表的初心写进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图文编辑:刘杏 二审:蒋海洋 终审:刘青霞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