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乡镇工作多年的基层干部,去年8月履新宁乡市双凫铺镇人大主席,我曾说自己是“穿胶鞋的联络员”“蹲田埂的代表”。过去,乡镇人大工作被群众称为“开会时热闹、闭会后冷清”,代表履职缺平台、监督问效缺抓手、群众参与缺渠道,一度让人大主席犯过愁。随着“三会三文”东风吹遍三湘四水,我才真切感受到:基层人大的“根”该扎到哪里,“魂”该怎么立,“劲”该往哪使。
从文件里读懂“方向标”
起初,我觉得“三会三文”是上面的“规定动作”,直到今年2月参加为期三天的长沙市基层人大工作者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专题研讨班,回到工作岗位后再组织人大代表逐字研读“三文”等文件,深入传达学习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全省基层人大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才明白这些文件要求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专为破解基层人大“虚化”“弱化”问题量身定制的“药方”。
比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里提到“建立代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这不正是我们乡镇人大最头疼的问题吗?过去代表履职靠号召,群众找代表靠碰巧,代表建议多是面上话,落实起来像“打水漂”。再看关于贯彻落实乡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条例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乡镇人大会议一般每年举行两次”,必要时可以临时召集乡镇人大会议。过去我们一年只开一次会,会期短、议题少,代表们憋了一年话,开次会说不透。这些文件要求,把基层人大的痛点写成了重点,把短板列成了硬指标,让我们干工作有了“方向标”。
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强调,基层人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神经末梢”,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前沿阵地,离群众最近,更要接地气、有生气。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思路:乡镇人大的“根”在群众,“魂”在实效,必须把“三会三文”的部署要求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让代表动起来、监督硬起来、群众参与进来。
宁乡市双凫铺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开展“三会三文”专题学习。
从纸面上落到行动中
过去,双凫铺镇人大有个尴尬处境:镇人大代表70人,其中60岁以上占40%,平时在家的不到60%,开会靠打电话通知,调研靠村干部带路,代表和群众之间隔着“一堵墙”。在贯彻“三会三文”精神过程中,我们从三个转变破题。
从被动应付到主动作为,让监督长牙带电。过去监督政府工作,怕“得罪人”“伤和气”,往往“提了建议就了事”。现在按照“三文”要求,镇人大建立了“监督清单、闭环管理”机制:年初根据党委中心工作和群众诉求列出监督重点,明确监督方式、责任代表和时间节点;年中跟踪问效,年底“回头看”整改结果,向群众公示“成绩单”。去年,镇人大主席团针对群众反映的“集镇污水管网建设滞后”问题,组织代表蹲点调研,召开专题询问会,推动项目落地开工。群众激动地说:“现在人大代表说话管用了,政府办事更实了!”
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对年初票决的学校改造提质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让代表有位有为。过去代表履职靠自觉,有的代表当选后一年到头不见面,有的只会举手表决不会建言献策。现在按照“三会三文”的部署要求,打造了“2+N”代表履职平台:“2”是建立了1 个镇级代表联络站和1个片区代表联络站,每周三固定开放,代表轮流坐班接待群众;“N”是村级联络点、企业联络站,让代表下沉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去年,镇人大主席团在烟叶合作社联络站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收集到“种植技术不足”“生产效益较低”等4条建议,推动镇政府联系技术部门、开展技能培训,当年烟叶亩产均价提升了7.5%,烟农收入得到了提升。代表们纷纷表示,现在履职有平台、有抓手,越干越有劲头!
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烟叶产业发展调研。
从软弱乏力到坚强有力,让基层人大腰杆更硬。过去乡镇人大最头疼的是“没人干事、没钱办事”:人大主席常被抽去抓中心工作,“一人一岗”现象普遍;办公经费靠“打游击”,开次会要东拼西凑。现在按照指导意见要求,镇人大争取到镇党委支持,明确人大主席集中精力抓主责主业,不再参与政府工作分工;配备1名专职人大副主席、1名人大专干,有效解决“一人一岗”问题。去年,镇人大制定了《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办法》,代表履职情况与评优评先、推荐连任挂钩。现在,镇人大工作焕发新的活力。
从实践中悟到真道理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作出批示:基层人大处于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是地方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是基层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通过一年来的基层实践,我感受到“三会三文”不仅是制度创新,更是把“人民当家作主”写进了田间地头、写进了群众心坎。
让我们更深刻理解“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要义。镇党委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建述职、巡察监督,每季度听取汇报,重大决策主动征求代表意见。去年,代表围绕“天井坳矿山开发”提交了代表议案,党委专题研究后将矿山开发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现在正逐步推进矿山挂牌出让工作。
让我们更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代表联络站的“民情日记”记满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有反映“路灯要维修”的,有抱怨“村卫生室缺药少药”的,还有建议“多办文体活动”的。我们把这些“民声”变成“民生清单”,今年以来,推动解决了13件实事。一件件实事的解决,让群众心更近、情更浓,也让我明白:基层人大的价值,就在于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让民主可感、可触、可信。
让我们更清晰看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通过“三会三文”,我们探索出“代表约见、部门答复”“民生实事票决、满意度测评”“代表进网格、矛盾调解”等机制,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和问题诉求解决。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在基层发挥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推动发展的治理效能。
“三会三文”是新“起点”。镇人大将继续以“三会三文”精神为指引,把代表联络站建得更好、把监督问效抓得更严、把代表履职搞得更活,让“小乡镇”写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文章。
(作者系宁乡市双凫铺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编辑:周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