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来,全国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坚守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民之友新媒体编发这些经验做法,供参考。
近年来,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注重强化政治引领,在抓好机关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实功、求实效、谋实策,通过持续打造“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工作品牌、“书香人大”学习品牌和“人大机关党旗红·打造铁军争先锋”党建品牌实践探索,全力打造新时代人大铁军队伍,取得初步成效。
2022年9月5日,《中共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建设“四个机关”打造新时代人大铁军队伍的意见》正式印发。9月9日,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常委会机关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
打造“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工作品牌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引进培养工作,研究青年人才建设方案,创造性提出以机关品牌建设为载体,引领带动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引领,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主要领导连续三年召开机关“80后”“90后”年轻干部及新入职干部青年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交流会,同机关新任职干部进行集体谈话,亲自作专题辅导。强化专业提升,围绕深化省委“基本业务+”要求,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精准化培训,持续开展岗位业务练兵、“公文比武”“每季一测”,培树更多岗位“知识通”,一体推进干部提能提效,以过硬的干部队伍业务素质推动单项工作走前列、整体工作争进位。注重实践锻炼,有针对性地将年轻干部放到工作任务重的部门岗位和基层一线经受实践锤炼,三年来,先后组织50余名年轻干部到信访工作岗位锻炼,安排近20名新入职干部定期到省纪委监委驻机关纪检监察组跟岗锻炼,选派8名优秀年轻干部参加专项工作。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保障服务全国人大会议、省人大会议以及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中考察锻炼干部,优先提拔使用主动担当、扛重顶硬、业绩突出的年轻干部。结合工作实际,统筹推动年轻干部轮岗交流、多岗锻炼。两年来,机关完成内部干部轮岗交流53人。
打造“书香人大”学习品牌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学习型人大机关建设,针对青年干部特点,紧贴机关实际,打造一系列主题鲜明、层次多样、各具特色的交流研讨平台和学习互鉴载体,全面提升人大机关干部抓落实的能力素质。成立5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实现机关119名年轻干部全覆盖,每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联系1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定期参加和指导小组活动,每月组织1次组内学习讨论,每季度组织1次小组研讨。每季度安排1期“处长论坛”,每次组织4至8名处级干部,交流政治理论学习,总结工作经验。每季度举办1期厅级干部“导学课堂”,安排3至4名厅级干部,结合学习体会、工作经验和成长经历作导学分享。每2个月安排1次“人大讲堂”。机关各级党组织在完成“第一议题”的同时,坚持创新学习内容和形式,开展“好书大家读·好文章大家分享”活动,并与媒体举行“阅见龙江”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互动联学活动,形成一系列具备人大特色的“自选动作”。
打造“人大机关党旗红·打造铁军争先锋”党建品牌
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持续强化年轻干部政治能力建设,以党建引领年轻干部在做好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中强筋壮骨、增长才干。运用多种方式教育年轻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连续四年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编印机关警示教育案例汇编,邀请省纪委监委领导同志作纪律处分条例专题辅导,组织赴廉政教育基地等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大家自觉绷紧纪律规矩之弦。坚持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立法、高效能监督、高水平代表工作,为助推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注入人大青春活力。法工委党支部“80后”“90后”年轻干部承担多部地方性法规修改工作,认真编印具体条文修改情况对照表,促进地方立法质效提升;城环委党支部“85后”年轻干部连续两年参与开展10次督查式调研和跟踪监督,助力何家沟水质稳定达标;农林委党支部年轻干部在服务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黑龙江省调研工作期间,反映监督工作中发现的现实困难,为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经费计提比例政策支持;代表工委“90后”年轻干部落实省委要求,起草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报告,解决代表所在企业发展遇到的难题,支持服务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上市。
(斯好/整理)
编辑:袁超岚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