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人大代表、合兴村党支部书记邹立群在合兴蔬菜基地与菜农在进行交流。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岳阳市君山区广兴洲镇合兴村的蔬菜基地里已是一片忙碌。岳阳市人大代表、合兴村党支部书记邹立群正在俯身查看新引进的菜苗长势,不时与菜农交流几句。她将“代表”与“书记”两副担子一肩挑,一手握着“民情”,一手牵着“发展”,用实干在代表履职与乡村振兴的交汇点上,书写着精彩答卷。
产业振兴的致富“引路人”
“群众要致富,产业是金钥匙。”这是邹立群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行动的指南。面对合兴村的发展瓶颈,她深知“输血”不如“造血”,邹立群果断从盘活“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入手,清家底、活资源,将闲置的100亩鱼池承包给养殖户,让沉睡资源焕发生机;新建的900立方米冷库拔地而起,随即成功出租,不仅解决了蔬菜保鲜储存的燃眉之急,更成为村集体增收的新引擎;积极牵线搭桥,引进企业建成龙虾饲料厂,为村里的困难群众打开了家门口就业的大门。这一系列“组合拳”,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节节攀升,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邹立群在冷库了解蔬菜保鲜储存情况。
产业升级的“硬核”助推者
要让传统蔬菜产业焕发新活力,基础设施是“筋骨”,科技是“翅膀”。邹立群多方奔走,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为村庄发展强基固本。6000米引水沟渠的扩建,如同打通了农田灌溉的“脉络”。10公里田间道路的硬化,让运输车辆畅通无阻,菜农再也不用担心“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900立方米的现代化冷库矗立村头,成为蔬菜错峰上市、保值增值的“定海神针”。硬件提升的同时,邹立群更注重科技兴农,积极引进高产优质蔬菜新品种,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新技术。在她的带领下,合兴村的蔬菜亩产实现了惊人飞跃,从2015年的约4000斤跃升至万斤左右。“以前一亩地收40筐菜就顶天了,现在能装满100筐!”菜农们喜笑颜开。亩均收入提升500元,村民年均收入更是从1.3万元增长到2.8万元,实实在在的收益,让乡亲们尝到了产业升级的甜头。
民生福祉的“代言人”
身兼人大代表和村党支部书记双重职责,邹立群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她深深扎根在合兴村的田间地头,她时刻聆听着群众的呼声。她深知,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扎实推动村级发展的同时,邹立群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代表职责。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她精准捕捉到制约乡村发展和影响民生的关键问题,并积极转化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针对蔬菜产业长远发展,邹立群提交了关于提高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呼吁政策、技术、市场全方位支持;洞察到冷链物流的短板,她提交了关于加强冷链物流建设的建议,为农产品保值增值寻求解决方案;聚焦群众出行难题,她推动关于启动洪农路提质改造的建议落地,致力于改善交通条件。每一件建议,都凝结着她对这片土地和乡亲们的深情厚谊,都是她为地方发展献策、为群众心声代言的生动注脚。
“代表和书记,身份虽有不同,目标却一样,让村子更美,让乡亲们的日子更甜。”站在连片的蔬菜大棚旁,看着满载新鲜蔬菜的货车驶向远方,邹立群的目光坚定而充满希望。在广袤的田野上,在基层代表的履职路上,她一步一个脚印,将群众的“心头盼”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景,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人大代表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担当与情怀。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刘青霞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