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东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优势作用。2025年,县人大常委会以贯彻落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为纲,推深做实“人大代表代访带访”制度,着力打造“人大代表联络站、综治中心”联合调处基层矛盾纠纷新模式,全过程人民民主衡东实践更加可感可及。
衡东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甘溪镇“一站一中心”建设运行情况。
主动领题,平台联建“夯基础”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法定阵地”;乡镇综治中心是调处群众矛盾纠纷的重要载体,二者都直奔基层一线、直面社情民意,具有天然优势互补关系。县人大常委会为促成人大代表联络站与乡镇综治中心实现“机制融通、力量融聚、治理融合”,选取了甘溪镇作为试点,并采取“试点先行、逐步铺开”的方式有序推进。甘溪镇试点工作由镇党委、政府及人大主席团负责实施。
搭架构、优机制。坚持“一盘棋”思想,成立甘溪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与综治中心联动机制工作专班,由党委主要领导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由镇党委班子、综治中心、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以及各职能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专班成员。按照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原则,组建一支包含人大代表、党员干部、专业力量等90余人的矛盾纠纷调解队伍,确保“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各司其职、协同作战”。
并资源、强阵地。甘溪镇将代表联络站与综治中心的物理空间和服务功能“双整合”,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定期安排全镇各级人大代表进驻代表联络站(综治中心内)接待群众来访,推动融合后的“一站一中心”成为群众反映诉求、寻求帮助“第一窗口”。
勤会商、深研判。甘溪镇坚持用好“一站一中心”联合会商制度,在群众来信来访时,组织人大代表、信访工作者以及综治中心等单位工作人员与来访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围一张桌子”,面对面倾听诉求、多轮次对话沟通,现场协商研究解决问题具体办法,切实将代表履职“根据地”打造成矛盾纠纷化解“前沿地”。
精准破题,服务联抓“聚民意”
人大代表联络站与综治中心有效融合、人大代表进驻综治中心,不仅拉近了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也让民意表达渠道更加高效便捷。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悉心指导下,甘溪镇“一站一中心”融合试点工作以“倾听民声诉求、深化诉源治理”为宗旨,多措并举畅通民意反映渠道。
甘溪镇人大代表参与“一站一中心”值班值守工作。
推行“代表代访带访”制度。一方面是“带访”引导,甘溪镇将每周二定为代表接待日,每次接待日安排2名人大代表到综治中心值班,在接待群众时,对需要到综治中心进一步反映或处理的诉求,主动引导或耐心陪同其前往镇综治中心相应窗口。另一方面是“代访”服务,在充分了解群众诉求的基础上,对于行动不便或有特殊情况的群众,人大代表可受委托代替群众向综治中心反映问题、提交材料、跟踪办理进度,帮助解决部分群众“不会访、盲目访、多头访”问题,降低了群众维权成本,提高了诉求表达效率。
加强业务能力培训。甘溪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对“一站一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对联络站人大代表,聚焦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群众工作方法、信访接待规程、综治平台操作技能等开展培训;对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履职事项等开展培训。通过系列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一站一中心”工作开展的协同性、整体性。
深化问题线索排查。甘溪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脸熟、人熟、政策熟”的优势,构建“一站一中心”日常信访矛盾纠纷问题线索联动排查机制,注重加强各类信访矛盾纠纷的信息收集、梳理工作,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围绕家庭纠纷、债务纠纷、邻里纠纷、山林土地权属纠纷等开展地毯式排查、主动式介入,今年以来共排查登记纠纷33起、化解21起,其余纠纷正扎实推进办理,确保了全镇矛盾纠纷不激化不升级、信访人员平稳可控。
靶向答题,矛盾联调“解忧难”
基层稳则社会稳,矛盾解则民心顺。甘溪镇总面积111平方千米,现辖11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约3万5千人,社情民意相对复杂、矛盾纠纷多源多样。基于此,县人大常委会大力支持甘溪镇深入实践“一站一中心”联合调处模式,促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综合运用调解手段。人大代表的参与使得调解过程更加贴近群众、更加接地气,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法律知识,则为调解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甘溪镇在“一站一中心”融合试点工作中,灵活运用人民调解的基础性作用、行政调解的专业性优势和司法调解的权威性保障,构建了“三调联动”工作体系。
甘溪镇“一站一中心”联合会商会为群众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全面汇聚调解力量。借助人大代表牵引撬动作用,甘溪镇积极引入能人、法律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纠纷调解,增强调解的公信力和亲和力。比如,在面对金觉峰社区一起因建房引发的土地权属纠纷时,甘溪镇“一站一中心”联动调处机制快速响应,组建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提供法律支撑)、村调解委员会成员(熟悉村情)、法律志愿者(专业辅助)构成的联合调解小组,通过实地勘查、政策解读、耐心疏导,最终成功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避免矛盾激化升级,更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切实保证调解质效。甘溪镇群众诉求经人大代表引导或代访进入综治中心后,“一站一中心”依托其整合的信访、司法、调解、法律服务等资源,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模式进行专业高效处理。人大代表全程关注或参与所反映问题的处理过程,发挥监督协调作用,推动问题依法高效解决。
今年以来,甘溪镇通过“一站一中心”融合试点工作,人大代表接待引导或代访至综治中心的群众来访共12起,目前,成功办结4起,群众满意度达100%,其余8起正在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办理中。下阶段,衡东县人大常委会将在试点工作基础上,把推进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提炼好、推广好、运用好。
编辑:周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