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贯彻“三会三文”精神专题报道
贯彻“三会三文”精神专题报道

泸溪县武溪镇:聚焦“六好一融入”,从规范走向实效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投稿   作者:丁畅  时间: 2025-07-16   上传:杨柳

图片

近年来,泸溪县武溪镇人大以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为主抓手,聚焦“六好一融入”要求,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推动乡镇人大工作从“规范化”迈向“实效化”。

图片

武溪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四级人大代表专题学习“三会三文”精神。

抓实三个阶段,依法“开好会”

每年开好6次会议是基层人大发挥作用的基础环节。武溪镇人大以提高会议质量为抓手,通过抓实“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确保乡镇人大会议及其主席团会议开出高质量、开出好效果。

会前做足“三个准备”。组织代表围绕预定议题和预审资料,开展一次调查研究、进行一次民意征集、做好一次发言准备,确保代表对所议议题情况清、根底明、说得准。在镇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筹备期间,围绕代表如何提高审议发言质量进行专题培训,组织代表到上堡、朱食洞等5个村(社区)进行会前调研,召开专题会议集中讨论政府、预算等工作报告,提出农田水利建设、产业路硬化等10余条建议被写入镇政府工作报告。

会中严把“三个关口”。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把好会议时间关、文件关、审议关,确保会期达标、议程合理、程序规范、审议充分。例如,将镇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会期由往年的半天延长至一天,要求与会代表人人都发言、相关负责人当场有回应,有效保障了代表审议发言的“时量”和“分量”。

会后抓好“三个落实”。围绕会议议定事项,细化工作安排、加强跟踪监督、及时总结反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2025年第一季度主席团会议围绕落实镇人大会议精神,讨论形成了2025年武溪镇人大工作“一要点一计划一安排”,明确了年度代表联络站活动和代表学习培训计划,细化了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和重点处理建议跟踪督办方案。

聚焦三个重点,始终“盯好法”

法治思维是基层人大履职行权的基本要求。武溪镇人大以建好用好州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为牵引,在“普法、执法、立法”三个方面全面发力,让法治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

强化普法宣传,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积极搭建贴近群众、形式灵活的普法平台,将普法工作深度融入民俗赛事及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常态化组织人大代表和“三官一员”开展普法宣讲、提供法律咨询等,让法律知识在群众家门口“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2025年泸溪“村舟”大赛期间,在赛事现场设立武溪镇人大普法宣讲台,组织34名人大代表和“三官一员”轮流坐班,面对面解答劳动用工、宅基地建设等法律问题40余个,做到群众在哪里普法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图片

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在泸溪“村舟”大赛现场进行普法宣传和立法意见征集。

严格执法检查,确保法律落地见效。每年聚焦1至2个与乡镇改革发展关联最直接的法律法规,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实地开展执法检查。近年来,在同题共答开展“法治护绿”“法治护安”“法治护企”基础上,重点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执法检查,深入生产车间、校园周边、田间地头,累计督促整改安全生产隐患23处、校园周边综合治理问题4项、集体资产闲置问题4个,让法律真正成为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保护伞”。

积极参与立法,汇聚基层智慧力量。充分发挥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为地方立法建言献策。2024年9月召开院坝会,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野外用火管理若干规定(草案)》征集到意见18条,其中“细化功能区用火管理措施”等建议被州人大常委会采纳。2025年上半年,就《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保护与发展条例(草案)》召开代表意见征集座谈会、设立群众意见征集点,累计收到代表意见6条、群众建议7条,为立法决策提供了鲜活的“一线资料”。

紧盯三个关键,切实“管好钱”

做好预算监督工作,是保障基层财政健康运行、推动乡镇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武溪镇人大充分发挥省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基层联系监测点作用,紧盯“预算审查、固定资产、项目资金”三个关键,全面强化财政资金与资产监管。

扎紧“钱袋子”。建立“三审三公开”预算审查机制,对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向代表公开,保障代表知情权、监督权。在2025年预算编制前,组织代表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可行性及民生项目资金配比情况进行预审。今年6月在智慧人大公示《武溪镇2025年1-5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在第二季度主席团会议上听取财政执行情况报告并讨论形成《关于武溪镇2025年1-5月财政执行情况的审议意见》,交办“强化支出管理、加强预算管理”等问题2个。

盘活“家底账”。结合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组织人大代表对全镇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精准摸清资产“家底”并建立电子台账。其间,针对上堡社区小学教学楼闲置问题提出资产盘活建议,得到镇党委高度重视和镇政府有效办理,成功将其打造为集“农业观光、亲子体验、农产品展销”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0万元的固定资产收入。

紧盯“项目钱”。强化民生实事项目资金“全周期”监督管理,通过“查台账、看现场、访群众”三结合模式,对资金拨付、施工进度等进行动态跟踪,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效益跟着民心走。6月,在智慧人大App上公示《武溪镇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进度表》,并组织人大代表对年初票决的4个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现场视察,发现并交办支付进度滞后问题项目1个。

图片

人大代表进泸溪县全过程人民民主武溪镇人大实践站开展履职活动。

把牢三个关口,用心“定好事”

民生实事票决制是乡镇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武溪镇人大深入推进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把牢“民主推选、票决、监督”三个关口,构建全流程公开和闭环管理机制,切实推动一批群众关切的民生项目落地见效。

群众民主推选,让项目“体民意”。搭建民意征集“高速通道”,借助媒体平台、人大代表联络站,结合镇、社区(村)干部入户宣传等方式,发布不少于1个月的项目征集通告,广泛收集各类意见建议。累计开展院坝议事会18场,征集群众“推选”民生实事项目54件,让民生项目真正从群众中来。

代表民主票决,让过程“集民智”。票决前,对征集到的项目,邀请人大代表会同相关部门逐一调研考证,最终形成候选项目名单。票决时,安排必要时间由镇政府对拟票决项目进行详细说明,代表们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充分审议和票决。票决后,及时向社会公布票决结果,确保票决公开透明。4月,经代表逐一调研考察并报镇党委和镇人大主席团审议后,最终确定了5个正式候选项目提交镇人大会议进行无记名差额投票,差额比例不低于20%。镇人大会议后第2天,镇人大主席团对票决出的项目在线上线下进行了公示。

人大民主监督,让成效“惠民生”。对标项目施工图、时间表、责任书,实行“一月一报告、一季一视察、半年一评议、一年一测评”,全流程监督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及项目效能。镇人大主席团每季度听取1次票决项目进度报告、每年向党委报告票决工作2次以上,构建“群众提、党委审、政府建、人大督、代表评、会议测”闭环监督机制。三年来,16件票决民生项目完成率100%,群众满意率96%。

压实三个责任,组织“进好站”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和平台。近年来,武溪镇人大着力在“建好、管好、用好”上协同发力,持续推进代表联络站提质增效,确保代表联络站“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

整合站点资源,建强履职“主阵地”。投入资金25万元,整合湖南省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基层联系点、湘西自治州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等职能,将武溪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升级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配备9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推进代表联络站功能向“民意窗”“监督岗”“议事厅”“法治庭”“大讲堂”拓展。

规范管理机制,织密服务“责任网”。建立“五个一”履职管理清单,即每月开展一次群众接待日活动,每季度组织一次学习培训,每半年组织一次执法检查、一次视察调研,每年开展一次对人大代表的履职测评。确保进站人大代表一个月联系一次群众,一个季度开展一次网格走访,一届内进行一次述职。

发挥代表作用,架起选民“连心桥”。通过“田间问计”“楼栋敲门”“院坝议事”等代表小组活动,拓宽社情民意收集渠道,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2024年以来,四级人大代表与群众同蹲一个屋檐、同坐一张板凳、同聊一个话题,收集各类民生问题67个,推动解决农村污水治理、便民道路拓宽、老旧小区充电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个,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图片

镇人大建立政府部门与基层人大代表联系“直通车”,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

强化三个保障,聚力“服好务”

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内在要求。武溪镇人大通过强化代表培训、强化联系沟通、强化建议办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保障体系。

强化培训提升“两个能力”。制定了《2025年武溪镇人大代表学习培训计划》,4月组织65名代表集中学习了“三会三文”精神;5月组织40余名代表参与“代表随手拍”实践应用及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学习。2023年以来,持续推进“人大代表齐述职”活动,累计组织39名县人大代表、83名镇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进行述职,并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开展满意度测评。

畅通渠道密切“两个联系”。建立镇党委班子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党委班子成员每人固定联系至少3名县人大代表,83名镇人大代表每人固定联系至少2名群众。结合城关镇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与基层人大代表联系的“直通车”。5月通过泸溪县全过程人民民主武溪镇人大实践站开展“人大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由县医保部门负责人现场听取和回应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商讨并答复代表关于完善白沙城区门诊报销统筹管理机制的建议。

全程督办提高“两个高质量”。在议案建议提出阶段,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做到“无调研不建议”。建立“镇领导班子牵头督办领办、镇人大主席团跟踪督办代表建议”制度,镇党政主要领导至少带头督办领办1件建议。将建议办理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进行考核评分,对质量高但在镇级层面难以解决的建议及时引导转化为上级人大代表建议。如《关于刘家滩村发展“露营+乡村”旅游的建议》经镇人大代表提出转化到上级人大常委会后,得到了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和县直部门高效办理,现在刘家滩村滨江大草原已成为辐射湘西周边的新兴“网红打卡地”,节假日日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

深耕三个领域,融入基层治理

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重要纽带,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武溪镇人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网格治理、诉源治理、协同治理融入,积极探索新时期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融入网格治理。按照“就地、就近、就便”原则,将83名镇人大代表编入社区网格和村民小组,在人员聚集区域张贴公布代表基本信息和代表“码”,让群众能随时随地找到代表,打造“群众身边的实践站”。通过下沉到网格,代表在日常巡查走访中发现消防通道堵塞、电路老化等问题30余个,通过代表“随手拍”和12345平台反映问题5个,督促相关部门整改4个、答复在办1个。

融入诉源治理。以“三官一员”进实践站开展面对面服务群众活动为抓手,为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提供普法宣教、法律咨询和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制定了“三官一员”进站开展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全年开展进站服务活动不少于3次,建立了矛盾纠纷化解“收集、审核、分类、交办、化解、反馈、评价、转化”的闭环机制。自5月开展“三官一员”进站活动以来,组织“三官一员”接待群众51余人次,依法调解土地纠纷、邻里矛盾8起。

图片

泸溪县“三官一员”进武溪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面对面服务群众活动。

融入协同治理。依托代表联络站搭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等多元主体沟通协作的平台,对老旧小区改造、乡村产业发展等群众普遍关切的要事难事进行民主协商议事,打破部门壁垒和信息孤岛,提升基层治理的整体效能。例如在涉江老旧小区改造中,协调住建部门、施工单位、社区居民等多次召开协商会,共同商讨屋面防水修缮、飞线整治、停车位规划方案,平衡各方利益,改造管网1.66公里,居民满意度达95%,形成“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良好局面。

编辑:周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