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澧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紧跟步伐、迅速行动,视任务为机遇,化责任为动力,以高质量落实“三会三文”精神为引领,认真做好“四篇文章”,持续打造具有澧县辨识度的人大工作品牌,不断提升全县人大工作整体水平。
高位推动抓学习,做好入脑入心的文章
县委高度重视。县委常委会会议先后4次听取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汇报,及时传达学习、认真研究部署,对全县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进行把舵定向,积极构建“县委领导、人大主抓、部门联动”协同发力的责任链条。
人大主动作为。县人大常委会今年着重就全省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学习班和全市“基层人大工作落实年”动员部署会精神向县委作专题汇报,结合“三会三文”精神统筹提出贯彻落实意见。细化分解贯彻落实的责任清单,明确重点攻坚任务,为县委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四学”机制,即主任会议成员带头学、各专委会跟进学、支部主题党日研讨学、干部职工自主学等,推动“三会三文”精神落地生根、走深走实。
代表全面发动。乡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集中学习“三会三文”精神,督促人大代表原原本本学。近期,县人大常委会拟举办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和镇人大主席、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学习班,专门就“三会三文”精神进行学习解读,进一步增强全县人大系统做好人大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澧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专题询问会议。
协同发力抓推进,做好组织保障的文章
完善工作体系。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乡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组织架构搭建,指导各镇街规范设立人大主席团和人大工委办公室,配备人大副主席(工委副主任)、人大专干,要求人大主席(工委主任)集中主要精力抓人大工作,人大副主席(工委副主任)专职抓人大工作,不参与政府分工;同时,积极争取县委支持,将镇代表的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场所议事”。对于实绩突出的人大干部,积极向县委推荐,换届以来,有2名人大主席、1名委室副主任重用或提拔为镇长,打破过去16年未从人大主席中产生镇长的格局,有效激发人大系统干部的工作热情。
明晰工作流程。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六好一融入”、市人大常委会“三围绕、一聚焦、六化”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两规则四办法”,围绕争取党(工)委重视、依法召开人大会议和主席团会议、自身建设、代表工作等方面对乡镇、街道工作予以细化量化。目前,全县各镇街均坚持党(工)委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人大工作、镇人大主席团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镇人大每年召开两次人大会议。另外,以清单化、模块化形式对镇人大会议召开流程、补选代表工作流程、联络站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规范,绘制乡镇、街道工作“施工图”和“实景图”,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强化工作交流。多次组织乡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干部集中学习,为检验学习效果,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了闭卷考试,倒逼乡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干部切实将“两个条例”学懂弄通,以“跟着学”强化“跟着走”“跟得上”。定期召开乡镇、街道工作推进会,听取乡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情况汇报,了解工作现状,指导阶段重点工作。以乡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规范化建设、规范人大工作程序、人大代表作用发挥为主题,先后在澧南镇、甘溪滩镇、梦溪镇召开全县乡镇、街道工作现场会,通过讨论交流、现场观摩,各乡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对工作怎么干、怎么抓、达到什么目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澧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接受选民评议。
提质增效促规范,做好定事定责的文章
精准布局施策。县人大常委会全面梳理“三会三文”精神工作任务,结合今年的“一要点五计划”统筹抓好落实。围绕省人大常委会“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今年计划围绕饮水安全、安全生产、葡萄产业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污水治理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或执法检查,稳步推进法治护企、护绿、护安人大行,为澧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明确责任边界。将澧县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的责任清单进一步梳理完善,并提交县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明确责任分工,细化落实措施,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有序推进。县委办牵头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全面了解“三会三文”精神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推动各项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
常态督促指导。坚持“重基层、打基础、强基本”工作理念,构建“主任会议成员抓统筹协调;对口联系委室抓督促指导;乡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抓贯彻执行”的工作格局,建立对乡镇、街道工作的季度清单指导制度,指导镇人大制定“两规则四办法”、人大街道工委建立居民议事制度,促进季度清单与履职事项深度融合,引领人大代表照单履职,做到“六好一融入”。
聚焦聚力抓落实,做好基层基础的文章
搭建平台,拓展履职渠道。县人大常委会严格遵照“会议有计划、议事有规则、工作有力量、办公有场所、制度有安排、履职有台账、活动有载体、经费有保障”的工作要求,加强19个镇街、4个村社和3个专业型代表联络站建设,建强闭会期间代表履职主阵地。充分发挥联络站“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五大功能,按照“群众出题、代表定题、镇街答题、人大督题”方式,全面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结合人大代表开展“三亮、五进、当好五员”活动要求,继续按照“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面履职”目标要求和“混合编组、四级联动”的活动形式,将1300余名四级代表混合编入78个代表小组,督促代表进站履职,帮助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同时,将代表联络站二维码和代表二维码设置到选区、商场、医院、学校、大型住宅小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代表联系群众的机制更完善、渠道更畅通、实效更突出。将复兴镇立法联络点设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引导人大代表参与立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站点”叠加效益。水德庙社区立法联络点注重与社区治理、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融合,将立法联系工作延伸到与人民群众最近、矛盾最集中的地方。换届以来,澧县人大常委会围绕3部法律草案、37部地方性法规草案上报297条合理化意见建议,57条意见建议被吸收、采纳。
健全机制,激发代表活力。主要围绕“三个全覆盖”下功夫。县人大代表参加集中培训全覆盖。换届以来,精心举办5期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累计培训270余名县人大代表,有效提升代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县、镇人大代表回原选区述职全覆盖。制定代表履职守则、建立履职档案、出台县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制度,每年年初专门开会部署,来年一季度集中组织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以述职倒逼履职、以评议检验履职成效。目前已有300余名县人大代表、1000余名镇人大代表回原选区述职,并接受选民询问、测评。市县人大代表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全覆盖。建立常态化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保证每位代表在任期内至少列席一次常委会会议。目前,共有41名驻澧市代表、176名县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代表对人大工作的参与感进一步增强。
打造品牌,丰富民主实践。县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一镇一品牌”“一委一特色”创建活动,以示范引领推动全县人大工作规范提升。如,组织代表深入开展“百名代表听庭审、百名代表助执行”“代表联动话监督”“警民共话执法司法公正”等活动,打造执法司法监督新样本;澧阳街道创建了民意“码上说”、事情“马上办”工作品牌,有效实现社情民意“全天候”收集、“全流程”处置;甘溪滩镇积极开展“群众赶集 代表收音”“人大代表上讲堂”等系列活动,充分激发代表活力,获得群众点赞。近年来,《人大代表参与监督的新实践》《守好“钱袋子”,奏响预算监督强音》等一系列优质稿件在中国人大网、人民之友等主流媒体上发表,向社会展示澧县人大形象、发出澧县人大声音。
(作者系澧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编辑:袁超岚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