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湖南报道>市县人大
市县人大

湘潭市:凝聚法治力量 守护公平正义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投稿   作者:李 伟  时间: 2024-12-28   上传:杨柳

2024年7月,湘潭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jpg

2024年7月,湘潭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

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近年来,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大局,积极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健全人大对执法、司法工作监督机制和方式,使新时代的人大监察司法工作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体现时代性。

首次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重点推进,率先突破。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重要监督议题,自觉肩负起推进全市法治建设进程的重任,督促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6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启动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工作,将其作为今年“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头戏,紧锣密鼓推动相关工作。

法治政府建设涉及诸多领域、涵盖很多方面,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法治政府建设成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5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专门的调研报告。调研中,将政府工作部门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作为重中之重。由市优化营商环境事务协调中心出具专门的分析报告,对全市31个政府工作部门逐一列出2022年以来开展法制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为湘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充分审议调研报告提供参考。

“我市存在不同程度的‘以罚代管’现象,离服务型执法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制定‘轻罚免罚’制度还有很大的空间”“目前企业反馈最多的是大中小微企业都要出具三个方面的评估报告,每个报告需要花费两到三万元委托中介机构办理”……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时,31个政府组成部门就依法行政情况进行了报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并对政府组成部门依法行政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

为做好专项监督“后半篇文章”,9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市政府组成部门依法行政情况满意度测评结果分析会,帮助满意度没有超过60%的7个政府组成部门找准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存在的问题,达到整改提高、促进工作的效果。

在“两官”任后监督上持续发力

“案件整理、内容不规范”“业务素质、办案水平有待提高”……7月24日,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22名员额法官、8名员额检察官的履职情况进行评议。

这是自2022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对“两官”履职情况进行评议,将在本届内实现评议全覆盖。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两官”办案的独立性得到确立和强化。如何加强对“两官”的监督,确保司法权正确行使,这一问题得到人民群众高度关注。

开展“两官”履职评议,正是市人大常委会着眼于新时期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延伸和拓展司法监督的探索和创新,填补了对法官、检察官任后监督的空白,实现了任命决定和任后监督有机衔接,深化了人大监督的机制和内涵。

评议工作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将影响营商环境、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以及未成年人性侵等案件作为案件评查工作重点。为确保案件评查结果客观公正,两个案件评查组采取交叉评卷、集体讨论、联合会商等方式进行,确保客观公正、标准一致。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加大跟踪督办力度,将审议意见提出的问题整改情况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回头看”,推动法院对审判流程规定重新进行了修订。督促检察院对部分争议较大案件由两级院同步阅卷审查,批捕、起诉和判决环节开展常态化备案审查,建立对检察官实时动态考核管理机制。评议结果和整改落实情况成为法官、检察官职务任免、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以及“两院”干部能上能下、员额进退的重要参考。

关注司法鉴定领域突出问题

司法鉴定工作作为国家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司法公正、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纷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23年9月底至10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全市司法鉴定工作情况调研,实地视察了全市8家相关司法鉴定单位和机构,走访了市司法鉴定协会、律师协会,广泛听取了司法鉴定人和律师代表对司法鉴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紧盯问题,精准监督。”此次开展司法鉴定工作监督,主要是社会普遍关注,且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都曾反馈的司法鉴定领域存在的问题。

调研主要是针对面向社会服务且由司法行政部门监管的司法鉴定机构。目前,湘潭市有6家此类司法鉴定机构,共89名司法鉴定人。调研发现,全市司法鉴定行业一直未出台发展规划,且没有指导性文件对司法鉴定行业进行规范。全市司法鉴定业务门类发展不均衡,人员队伍老化、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设立主体(医院或公司)对机构的监管缺位;有的鉴定机构内部管理不实;有的办公场所和档案管理不规范,未完全遵守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规定;少数鉴定人对法律法规缺乏敬畏,法律素养较低,为追求经济利益,原则底线把握不牢,扭曲司法鉴定的本意,使司法鉴定意见的公正性、客观性大打折扣……市人大常委会在调研报告中一一指出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直面这些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开出了一张张“良方”:加强司法鉴定行业监督管理,探索建立年度评估与日常管理挂钩的管理机制,切实将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管起来、考起来、严起来,不断优化管理机制建设。提升司法鉴定机构的软硬件水平,更好地保障司法鉴定意见客观、准确、公正。集中整治司法鉴定中突出的违法乱象,持续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司法鉴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更好发挥行业管理的职能作用,努力把司法鉴定协会建设成为组织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有作为、有威信的行业自律组织。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