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庆祝全国人大和湖南省人大成立70周年报道
庆祝全国人大和湖南省人大成立70周年报道

服务“小站点” 撬动“大民生”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投稿   作者:蒋达培  时间: 2024-10-18   上传:杨柳

作为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人大秘书,我亲历并见证了衡龙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这座“小站点”是如何撬动“大民生”的。这不仅是一份工作的记录,更是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见证。

2016年夏天,衡龙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正式挂牌成立,它坐落在镇政府的院内,仿佛一颗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当我初次来到衡龙桥,首次踏入这座联络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墙上那一块块牌匾,它们不仅记录着驻站代表的信息,更承载着我们对群众的承诺与责任。在这里,我深知自己是万千群众心声的倾听者。

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镇人大结合实际,精心布局,建立了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全镇8名市人大代表、16名区人大代表、5名镇人大代表全部编入代表联络站。

为了规范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管理运行,镇人大制定了详尽的规章制度,从场所布置到标识标牌,从公示信息到工作计划,再到工作制度和台账记录,这不仅是对工作的严格要求,更是对群众期待的尊重与回应。同时,镇人大还注重人大代表的队伍建设,通过将职务代表与农民代表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定期组织代表进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不仅为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提供了平台。”这句话,时常在我脑中回响。这不仅是区人大代表晏正彪的感慨,也是我和同事的心声。我们深知,只有真正走进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只有真正倾听群众的声音,才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记得2022年夏天,酷热难耐,衡龙桥镇樟树咀村种粮大户熊某急匆匆地走进代表联络站,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无助。原来,赤江碑河坝因长期未清理,杂草丛生、垃圾堆积,严重影响了周边农田的灌溉用水。我跟随时任镇人大主席罗方生、镇人大秘书高勇智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迅速行动,清除障碍,疏通河道,确保了2000多亩农田的灌溉需求。那一刻,我看到了熊某眼中的感激与信任,也更加坚定了我要继续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镇人大将每月10日定为代表接待群众日。我们走进辖区内的学校、企业、医院,来到田间地头、街区巷陌,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在接待群众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应办尽办的原则,对于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我们绝不拖延;对于需要转交相关部门办理的,我们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我们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努力寻找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积极利用12345热线等渠道,及时反映社情民意,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意见建议的办结率和满意度。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也见证了代表联络站发挥的巨大力量。比如区人大代表、银桥有机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杨利明,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每当看到村民们幸福的笑脸,我都深感自豪与欣慰。

此外,镇人大还注重在高质量发展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国土工作上,我们深入走访调研,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在社会事务工作上,我们加强低保资格审查监督,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在教育方面,我们实地走访调研教育机构,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水利建设方面,我们组织座谈会详细了解饮水工程现状并提出改进意见……每一项工作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与汗水,更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小站点”发挥“大作用”,“小站点”撬动“大民生”。我将继续发光发热,用心服务,通过代表联络站(点),争取让一件件民生实事得到重视和办理,让一个个民生问题更高效、更快捷地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一定能够以“小站点”撬动更多的“大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编辑:杨柳        二审:刘青霞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