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报道
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专题报道

【代表故事】周凌锋:在乡村振兴大道上一路高歌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人民之友   作者:蒋海洋  时间: 2024-01-24   上传:杨柳

微信图片_20240124161329.jpg

1月24日上午,省人大代表周凌锋在省人民会堂认真听取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今天上午,我认真聆听了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政治站位高、发展目标明、工作举措实,民生情怀重,是一个凝心聚力、团结鼓劲的报告。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坚持用事实与数据说话,全是满满的干货。针对问题,不掩盖、不回避,部署工作讲求实效,让人看得见摸得着。”1月24日上午,在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闭幕后,省人大代表、湖南过龙岭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凌锋说。

周凌锋表示,报告对“三农”问题特别重视。就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耕地粮食安全责任压实、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壮大、“和美湘村”建设步伐加快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让大家对“三农”工作有了清晰的了解与认识,为省政府实打实、心连心的举措点赞,为我省“三农”工作取得的成绩而欢欣鼓舞。报告立足实际,“跳起来摘桃子”,提出锚定农业强省目标,深入实施“五千工程”,通过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升乡村产业水平、建设更多“和美湘村”、强化农民增收措施等来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聆听省长的报告,让我们从事‘三农’工作的人倍感振奋、‘撸起袖子加油干’,我相信,未来可期可盼、肯定‘留得住乡愁’。”周凌锋踌躇满志。

周凌锋出身农村,从2011年起,就一直从事“三农”工作。在乡村振兴大道上,他一路高歌,砥砺前行,贡献了人大代表力量。

回乡当村主任,昔日穷村变美村

2001年,周凌锋大学毕业后南下广东务工,2003年开始创业,先后开过网络公司、模具厂、包装材料公司等,凭借灵活的头脑,年纪轻轻就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1年,周凌锋回老家常宁市西岭镇平安村过春节时,看到家乡依然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萌生了回家创业、帮助家乡发展的念头。

恰好此时村委会换届选举,镇领导也力邀周凌锋回村参选村主任。周凌锋高票当选平安村村委会主任。

新官上任伊始,周凌锋点燃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是修路。“要想富,先修路。”面对“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机耕道,周凌锋倡议每人出500元,不足部分由他兜底,组组修通水泥路并绿化两旁道路。

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平安村硬化村组道路12.3公里,水泥路到组100%。道路绿化11公里,房前屋后绿化1.6万余平方米。

第二把火是改厕。原来大家用的都是旱厕,臭味熏天。周凌锋提倡改成水冲厕。刚开始,老百姓不理解也不愿意,一般旱厕占地二三十平方米,改水冲厕后占地少了,为此,周凌锋与村干部反复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周凌锋等人的努力下,全村完成了“旱改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第三把火是做好规划。原来村里房屋建设布局没有规划,也没有特色产业,集体经济为零。

周凌锋上任后,组织“学赶比超”活动,多次带领村干部与村民代表赴江苏华西村、西安袁家村、贵州凯里、广东河源等地学习如何发展优势产业、特色小吃、油茶种植等,激发他们的斗志。

然后,周凌锋大刀阔斧,对村里的房屋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文化广场建设、土地流转等进行规划与布局,平安村迎来了良好发展态势。

平安村的变化引起了常宁市、衡阳市有关领导的重视。2012年,平安村成为时任衡阳市市长邓群策的联系点,发展步入快车道。

如今,平安村实现了“村在林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图景。该村先后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湖湘文化示范基地”“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油茶特色小镇”等荣誉称号。平安村的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2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万元。

“周凌锋当村主任6年,他卖掉自己的豪车,换成了皮卡,无偿给村里使用。为修路,建村部、学校与广场,周凌锋垫资了120多万元。平安村能有今天,离不开周凌锋带领大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从心底里感激他。”村民周有志说。

发展特色产业,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产业兴百业旺。在当村主任的同时,周凌锋不忘发展产业,帮扶困难群众。

2011年,周凌锋回村后就成立了常宁市平安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过龙岭11280亩山地种植油茶,一次性支付村民30年的山地流转费。公司每年安排周边脱贫户务工400人次,人均年增收5000元,带动农民年增收突破200万元。

同时,周凌锋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在油茶林养殖湘黄鸡,并注册了“茶山飞鸡”产品商标。他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公司同农户签订养殖协议,公司免费提供种苗、技术、饲料,农户出人力和场地,公司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全部收购。周凌锋率先在常宁市6个乡镇15个村合作发展现代农舍养鸡场48个,带动农户2000户发展特色养殖,农民人均年收入3.8万元。

除产业帮扶外,周凌锋主动承接2019年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精准帮扶,为西岭镇10位困难学子提供助学金6万元。他被评为湖南省、衡阳市“最美扶贫人”,其公司被评为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示范基地。

2019年,周凌锋推动完成常宁市过龙岭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项目建设,该项目围绕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配送、批发、销售各环节进行功能和产能整合,打通农产品上下游供应链条,逐步建成大农业产业。

为拓展业务,2023年下半年,周凌锋引进了一条速冻生产流水线,可以在零下192摄氏度的情况下将龙虾、鸡速冻,保留其口感,解冻时口感跟新鲜时没有区别。“利用速冻技术进行错时销售,一则可以鼓励农户们大量养殖龙虾,在龙虾市场分得一杯羹,二则可以大规模养殖‘茶山飞鸡’,让更多人实现发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周凌锋说。

履职尽责,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长期扎根农村,周凌锋对农村的现状与短板了如指掌。

近年来,周凌锋十分关注乡村建设薄弱环节,紧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农村道路质量、发展特色产业等,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鼓与呼。据不完全统计,他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提交的涉及乡村振兴方面的建议有20多件。

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周凌锋连续两年提交了关于加快常宁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建议。省水利厅认真办理,答复在“十三五”期间安排中央和省级资金38202万元,2021年已安排8847万元支持常宁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常宁市清淤整治山塘175处,畅通“中梗阻”渠道11公里。目前,我省已全面实施水安全战略,正加速推进建立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等。

2020年1月,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周凌锋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支持衡阳市湘黄鸡产业发展的建议。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多次派相关负责人赴现场调研,将常宁市纳入湘黄鸡养殖范围。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村创业创新工作,积极支持引导返乡下乡及本乡人员在农村创业创新,周凌锋建议增列省农村创业创新资金。省财政厅高度重视,开展专题调研,拨付给省农业厅专项资金用于举办农村专业人员培训及开展有关创业创新方面的比赛等。

2020年1月,周凌锋在省人大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化解园区企业用电贵、加快县级福利项目建设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等建议。2021年1月,就国道G234常宁市新河至蒲竹公路工程项目和省道S347常宁市庙前至塔山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周凌锋呼吁增加省道干线公路补助资金,同时建议对常宁市的国、省补助资金应与省内一类地区同等对待。这些建议得到了省政府相关部门的认真办理,取得了较好效果,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是某个人、某个公司的振兴,而是需要大家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我会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带头示范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振臂呐喊、砥砺前行。”周凌锋说。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