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我踏上工作岗位,开启我扎根侗乡教坛30多年的教学生涯。我一心办学,潜心育人,先后当选为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十届、十三届省人大代表。尤其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成员,倍感光荣,深知责任重大。
自1997年有幸当选为湖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以来,我就深感当代表既是一种政治荣誉,更是一份重大责任。我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努力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时刻牢记人民的重托,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人民的要求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努力做一个让群众信赖、群众满意的“好代表”。
简朴的记录本,坚实的桥梁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我手中保留着一本卡其色的小本子,这是我当人大代表履职过程中记录社情民意的本子。每次走访调研我都怀揣着这个“秘密武器”,把调研中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记到小本子中,及时反馈给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间架起一道桥梁。我以涉及民生的社会事务为重点,有的放矢地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向有关部门反映民声民意。
湖南妹子“霸得蛮”,乡镇教师住周转房
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怀化最南部的经济落后县,调研中我发现乡镇中小学教师的住房情况让人担忧,大部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旧建筑,算上这还是严重缺住房,有的年轻教师就住在教学楼的楼梯间,生活很不方便。为解决乡镇中小学教师住房条件差的问题,我于2009年开始呼吁,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建议,要求给农村教师建周转房。2010年,国家开始在部分省市试点农村教师周转房,但第一批试点没有湖南。于是在2011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我凭着湖南妹子“霸得蛮”的劲找到教育部部长,跟部长讲述老少边穷地区农村教师的住房困难情况,引起了部长的重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打电话来跟我说,湖南2011年也纳入教师周转房试点省。从此,更坚定我要为基层发声的信念。
甘当爱心教育“红娘”
我经常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做“爱心教育”的“红娘”。每次到市里、省里开会,我总要四处寻访重教人士,为当时侗乡贫困学子牵线搭桥,帮助他们重返课堂。原就读于通道一中高中部的李开麦,学习成绩优异,高二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我了解情况后,积极与外界联系,为该生寻找到一位爱心人士,这位爱心人士每学期资助2000元,直至大学毕业,最终李开麦以优秀的成绩考入衡阳学院。原就读于通道一完小的李金金和陆俊两名学生也是在我的帮助下,得到一名建材行业爱心人士邱先生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的资助,延续他们的希望与梦想。
自200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起,我为600名寒门学子联系资助款,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圆大学梦,其中有张干琛、杨忠纯等优秀学子考上武汉大学、人民大学等。
为侗寨乡亲们,我总想多做一点
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利用工作之余、节假日休息时间,我经常走村窜寨,住进农家,了解民生,与侗寨乡亲结下深厚的友谊,并竭尽所能给予支持。2000年,我先后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分别为通道县临口镇杏花村修建便民桥、播阳镇修建饮水工程落实资金;提出关于加大对湖南侗文化的开发力度、关心留守儿童、把好临溪公路建设质量关等建议,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促进出台相应的政策起到推动作用。
但为奇志勤磨砺,历经岁载尽彩虹。
回首过往半生路,虽三分酸楚却是七分甜。艰辛付出换来累累硕果,我有幸成为通道第一名特级教师,也是当年怀化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等殊荣。但我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以能为民履职、为民办实事为光荣。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