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景明深入甘棠镇高峰村、寨姓村、燎原村督导防汛工作。
“受强降雨影响,防汛形势严峻,请大家务必保持通讯畅通,服从安排,到村到组到户,协助开展各项防汛抗灾保安全工作!”6月29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在机关工作群发出紧急防汛工作安排。汛情就是命令。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率先带头奔赴防汛一线,主动靠前、住村调度,并动员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防汛救灾工作,以人大担当坚守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人大代表协助转移群众。
在一线防汛抗灾
“高峰村盆桶界山塘水位大幅上涨,有翻坝管涌风险!”6月21日,接到甘棠镇反馈的险情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景明迅速赶往甘棠镇高峰村,冒雨攀上海拔600多米的盆桶界山塘查看险情,现场调度除险工作,在听取镇村干部、县水利局技术人员的情况汇报和除险建议后,要求迅速转移周边群众、挖低溢洪道泄洪、科学调度泄洪进度、加强24小时巡查值守,务必尽快消除山塘安全隐患,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此后的几天里,杨景明住在乡镇,调度防汛工作,与镇村干部深入燎原、寨姓、高峰等村,对各村地质灾害点、山塘水库的防汛抗灾工作进行督导,详细了解值班值守、应急预案、隐患排查、群众转移、物资储备等情况,督促镇村干部、人大代表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当前首要的工作任务抓紧抓实,严格落实“六条硬措施”和“631”预警预报叫应机制,坚决执行“四个一律”要求,做到汛情、险情不解除绝不松劲、绝不撤退。
自6月29日开始,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全部下沉到联系村,驻守在防汛一线与基层干群同吃同住,督导防汛工作,全力以赴避险抗灾。在藕团乡,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贺敏化连日奔波在山区的康头村和山下的藕团村、新陇村,紧锣密鼓调度防汛救灾工作,实地查看山塘水库水情、团寨及公路塌方、临时安置点物资储备、群众受灾等情况。在渠阳镇江东团结村、泡里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建平通过实地看、现场督、当场问的方式,详细了解各村防汛救灾措施落实情况,并要求对村内地质灾害点、切坡建房户等隐患点加大排查力度,发现险情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转移群众。在大堡子镇,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定光深入前进村、堡子村、防疆村督导防汛防灾工作,要求压紧压实防汛责任,加大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隐患排查力度,不漏一户地开展“敲门行动”,及时转移受灾群众。在甘棠镇,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晓阳先后到平原、建国、燎原、地灵等村,详细检查防汛物资储备、群众转移、隐患排查等工作开展情况,现场查看芹菜塘水库、吊水界山塘汛情,要求工作人员紧盯山塘水库水位、安全隐患点,精准精细做好应急预案和防汛工作。
藕团乡人大代表做好临时安置点服务工作。
代表迎“汛”而上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号召和带动下,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不言苦累,迎“汛”而上,连续奋战在防汛一线,为群众筑牢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堤坝”。
“伯伯,今天要下大雨了,你们家这里有滑坡的风险,我们接你到村部住,村里已经安排好了床铺和饭菜,你们带好贵重物品和洗漱用品就行。”6月30日,在接收暴雨预报预警信息后,渠阳镇人大代表陆友红迅速参与到“敲门行动”中,帮助沙堆村5组村民吴运银将行动不便的妻子转移到村部进行安置。面对这轮强降雨,县乡人大代表成立应急救援小队,对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切坡建房户和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行隐患排查,并开展“敲门行动”,及时传递预警信息,点对点转移群众,协助做好转移人员的后勤保障和心理疏导。截至目前,共转移群众241户500人。
“大林村芳团路段出现道路塌方,有几颗树倒在了路中间,你们再拿几个电锯过来。”6月30日22点,寨牙乡人大主席杨清橒、人大副主席龙旭带领5名乡人大代表前往地质灾害点巡逻,发现道路塌方,立即在灾害点两端立好警示牌,开展塌方道路清理工作。在转移群众过程中,有群众担心家中鸡鸭无人喂养、水电还未断闸等,代表们一一记下并及时安排人员处理,帮助群众化解忧心事,还拍照进行反馈,让大家安心在安置点住下,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藕团乡中心小学临时安置点,12名县、乡人大代表化身勤务员,协助做好安置点后勤工作,让群众有舒适的床睡、有干净的水喝、有可口的饭菜吃,并针对老人、小孩的不同需求,开展血压血糖监测、理发和适当的娱乐活动,还辅导学生暑假作业,确保安置群众住得安心、顺心、舒心。
寨牙乡人大代表开展隐患巡查,及时清理公路塌方。
人民有需要,代表有作为。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组织下,把投身防汛作为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生动实践,全面助力群众防汛抗灾、恢复生产生活。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