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庆祝全国人大和湖南省人大成立70周年报道
庆祝全国人大和湖南省人大成立70周年报道

湖南省县级以上人大设立常委会载入史册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人民之友   作者:蒋海洋  时间: 2024-07-12   上传:杨柳

追寻湖南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

图片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之后,在人民大会堂闭幕。摄影/崔宝林

湖南省、市、县三级人大设立常委会工作全面启动、稳步推进,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大发展,翻开了依法履职的新篇章。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确定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在这一伟大制度变革和制度实践中,湖南省、市、县三级人大设立常委会工作全面启动、稳步推进,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大发展,翻开了依法履职的新篇章。

摸着石头过河

1979年12月21日至28日,湖南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在长沙召开。此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省人大常委会,由65人组成。会议选举万达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谭余保、郭森等13人为副主任,选举马云、王驰等51人为常委会委员。

“开创初期,常委会履行职责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很多工作都是从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式军2009年接受本刊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专访时,介绍了常委会初创时期的情景,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主任会议提出要抓三大工作。第一是在省委领导下,推动全省县级以上人大设立常委会,最初是每个地区搞一个试点;第二是抓地方立法工作;第三是做好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

省五届人大常委会成立之初只设立了3个机构,分别为办公厅、法制委员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厅于1980年2月设立,是常委会综合性的办事机构;1980年12月31日,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设立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民族委员会。

1979年,修改后的地方组织法明确授权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随之进入了起步和探索阶段。

1980年3月,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原则通过《湖南省县级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实施细则试行(草案)》,标志着我省地方立法的开始。

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经过认真审议,于1981年5月31日通过《湖南省环境保护暂行条例》,这是省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制定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这个条例共八章四十五条,对全省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资源污染的治理、防止新的污染以及奖励与惩罚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省七届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欧阳振回忆,1982年秋天,常委会组织全省人民讨论宪法修改草案。据不完全统计,参与宣讲宪法的宣传员有上万名,全省成年公民80%以上直接参加了讨论,反映出来的各种意见约有10余万条。常委会先后两次综合归纳形成8个方面几百条意见,直接上报到了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这次讨论成为一次生动的民主法制教育。

县、市人大常委会相继设立

根据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关于修改宪法的决议及上级的指示精神,1979年下半年,中共湖南省委在常德县、龙山县、岳阳市试点县级直接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三地县级人大常委会。1980年2月,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湘西自治州和各地、市所属共11个县、5个市辖区试点县级直接选举。至1981年2月底,全省125个县级政权单位,全部完成县、社两级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建立了县级人大常委会,其中县人大常委会80个,自治县人大常委会4个,不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14个,市辖区人大常委会27个;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5个省辖市和湘西自治州也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了人大常委会。1983年2月,岳阳市升格为省辖市,1984年5月,岳阳市人大设立常委会;1988年6月,常德地区撤销,改建省辖常德市,常德市人大设立常委会;1989年1月,大庸市升格为省辖市,同年7月,大庸市人大设立常委会。1981年,省人大常委会建议各地区中共党委设立人大工作联络科,1983年升格为人大工作联络处,1989年4月,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在益阳、娄底、郴州、零陵、怀化5个地区设立联络工作委员会。

根据地方组织法规定,县人大常委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湖南省县级人大常委会刚设立时,其组成人员绝大多数是兼职的,一般只有1至2名副主任处理日常工作。1983年换届选举时,根据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各县人大常委会都选举了专职的主任、副主任,配备了相关委员。

湖南省各县人大常委会设立初期,大部分只设一个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也有部分县设置了法制科、财经科。1983年换届后,大部分县、市增设了正科级的法制、财政经济、教科文卫3个工作委员会(有部分县、市称为工作组)。从1985年起,大部分县、市的人大常委会除设置上述工作委员会外,还增设了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农村工作委员会,以及民族工作委员会,一些市或市辖区人大常委会还设了城镇工作委员会。有的县人大常委会为了加强与下级人大以及人大代表的联系,还在各区设置了联络工作委员会。

推动民主法治长足发展

回望来路,人大常委会在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选举任免、发挥代表作用等方面发力,于大事件中、在细微之处,既明大势、顾大局、谋长远,又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描绘出牢记初心使命、不负人民重托的厚重画卷。

各市县人大常委会成立初期,坚持会前认真选择审议议题,并结合审议重点,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视察和调查,使会议的审议以及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更有力度。例如江永县人大常委会为了检查县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普及初等教育工作的决议》的执行情况,于1984年11月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视察,视察了21个乡、镇的241所学校,召开各种座谈会140次,听取汇报505人次,全面掌握了全县教育的状况。视察结束后,举行常委会会议审议全县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变教育落后状况的5条意见。中共江永县委专门发文批转了常委会的意见,并召开乡、镇党委书记会议贯彻落实。这样,全县迅速掀起了集资办学、加快普及初等教育的热潮。

监督权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之一,也是重要职责。各市县人大常委会持之以恒推动高质量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例如1987年7月,涟源市种子公司供应的用于制种的杂交水稻种子虫伤、霉变严重,含杂率高,供应的“九二〇”农药也有3.6万克失效,致使300亩制种田无秧栽插,141亩制种田的种子全部报废,给制种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涟源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进行了调查,并在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有关汇报的基础上,责成市人民政府对这一严重问题作出妥善处理。市人民政府为此先后下拨粮食55万公斤安排制种农户生活,并补偿、赔偿农户经济损失22.6万元,市人民检察院对有关责任人依法进行了查处。

各市县人大常委会发挥执法检查作用,较好地保证了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同时,还注重运用询问、质询、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等方式开展监督工作。如在1988年5月举行的郴县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县人民检察院就荷叶坪林业站负责人玩忽职守案久拖不决、违反办案制度和程序等问题进行询问,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接受询问,并作了答复。再如安化县人大常委会对县人民政府所属的一个重要部门违背县人大所作的《关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保持廉洁的决议》精神,采取不正当手段捞取收入私分的事件,组成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进行彻底清查,并责成有关部门对其主要负责人给予了纪律处分。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我们坚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更好地发挥功效,更充分地展示其巨大的优越性。

(资料来源:《湖南省志·政务志》)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