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砍死你,杀了你全家!”3月8日,一声暴吼从双牌县五里牌镇居民奉某家中传出。刚到其家门前的命案防范联合工作组立即将其丈夫唐某控制住并收缴唐某从邻区带来的农药、汽油、刀具等物品。经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工作,双方达成协议,这起极可能引发命案的家庭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此前,2018年,双牌县一精神障碍患者持刀杀人致3死2伤。仅隔一年,又因精神障碍患者和婚恋矛盾连发2起命案而震惊全省。双牌县委痛定思痛,拧紧“生命至上”“稳定压倒一切”这根弦,成立命案防范工作领导小组,“稳准快”强化命案防范,真正将命案防范做为维稳第一要务,创新推出“四抓四清”社会治理新路径,实现了连续3年“零命案”。
矛盾抓小,多元化解,纠纷清零
近年来,双牌县着力强化易引发命案的源头治理。每年抽调100余名干部,每月深入各乡镇村组进行地毯式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民主议事大集中活动。对极易引发“民转刑”的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和群体性案件的山林水土纠纷等进行重点排查。坚持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同步”大接访,做到“全天接访、全心导访、全程处访、全力息访、多元化解”。一般纠纷,由乡镇、村调处;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纠纷,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化解;有可能“民转刑”的纠纷,统筹多方力量集中攻坚化解。同时,通过政府热线、政协云、红网百姓呼声和民声微信群等多渠道倾听群众诉求,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及时化解民怨,能线上解决的,第一时间解决;线上没解决的,线下由相关部门解决,进一步降低风险。2022年以来,全县各级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1980件,其中婚恋家庭矛盾303起,山林水土纠纷85起。80%的乡镇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杜绝“小矛盾”引发“大命案”,实现了“民转刑”零纪录并成功创建国家信访“三无”县。
人防抓早,强化快反,风险清零
2020年4月20日,双牌县城阳明路一店铺门前居民张某持刀杀人并致死。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张某拒捕致2位民警受伤,民警依法将张某击伤抓获。
双牌县将重点管控作为命案防控的关键环节,围绕重点人员、领域、物品,严管严控,防范于未然。2021年组建了200人的县应急救援处突大队和片区处突中队、政法“五老”调解室、巡回调解室和“好邻居+政法‘五老’”调解室130个。将工作下沉乡镇、村组,不留死角盲区,村村建立治保会、调解会、义务巡逻队及志愿者协会,治安员、网管员配齐配强,一村一辅警一法律顾问,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点全覆盖,全方位防微杜渐。
把快速反应做为命案防范的最后一道屏障,避免事件升级酿成“命案”。全县建成区防、巡防、群防平台215个,应急救援处突大队和中队、“铁骑”巡逻队形成联动备勤、警力互补、联合处置的快反联动体系,确保警力能在城区5分钟、农村15分钟内到达案发现场,确保有足够警力迅速控制事态,避免“小摩擦”导致“大冲突”。
重口抓实,三管齐下,隐患清零
坚持管牢重点人员,管好重点领域,管住重点物品。对易肇祸事精神病人、吸毒人员、刑满释放安置帮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问题少年”等治安高危人员,严格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坚持每月一分析研判、一督导交办,严防死守,做到无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县财政每年安排50多万元,为全县群众购买社会治安险、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责任险,并从2017年2月1日起,实施“1元民生保险”,凡因见义勇为导致伤残或死亡的双牌籍人员,每人累计赔偿总金额可达1000万元。近两年,全县已理赔38笔,总赔付45.56万元。对治安重点场所实施全民参与的夜巡、检查、宣教,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盯紧枪支弹药、民爆物品、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严查严打。2022年以来,开展涉枪爆专项行动9次,收缴鸟铳22支、管制刀具12把、非法爆炸物540件,防止了危险物品流散,谨防“小隐患”酿成“大事故”,双牌县荣获“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县”。
监督抓实,责任压紧,短板清零
门诊式把关,明晰责任。党政一把手签订“责任状”,亲自抓组织、动员、部署、推进和落实,做到确保早预防、早稳控、早化解,确保实效。常态化检查,全程督责。采取月检查、季督导、半年考评、年终总结和约谈等方式,督促各级党组织对照时间节点,有序有力推动工作落实。全面式监督,严防严管。盯死不落实的人和事,实行“半月会商”和“台账式管理”,责任压实到人。工作成效跟踪督查,严肃追责,确保风险隐患消除在基层和萌芽阶段。经常性提醒,层层传压。发挥考核“指挥棒”“度量衡”作用,对工作不力人和事的会上通报、单位检讨、领导约谈、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挂牌督办(黄牌警告)、限期整改、相关责任人免职等。2020年,理家坪乡因命案防范不力被挂牌督办,派出所所长被免职。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