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为出版行业注入了一支新的强心剂,使得出版产品与服务更加智能化、场景化、人性化,原有的采编印发流程面临着智能出版带来的转型机遇,出版业正在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本文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个方面分析出版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出版业的智能化转型。
全媒体时代与智能出版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全媒体体现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个部分。全程媒体,强调出版全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接合用户意向,强化上中下游的市场连接。全息媒体,强调新技术的应用,创新产品生产与内容服务,改善整体服务质量与水平。全员媒体,强调业内全体员工的广泛积极参与以及知识结构的更迭,加强业外媒体间的互动合作,共生共赢。全效媒体,强调出版效果的全方位、立体化,国内与国外良性互补,以促进出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综合提升,提升出版国际影响力与传播力,扩大出版业的品牌知名度与心理认同感。
智能出版,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利用视图识别技术、智能程序编写、机器深度学习等方式进行的类出版行为,替代传统人工选题、创作、编辑、加工、印发、营销与反馈环节,促进出版行为的数据化、理性化、智慧化,带来多感官、超体验、全场景式的阅读感受。全媒体时代下的出版智能化转型将会使出版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基础上,进一步催生全流程改造、全技术创新、全人员参与、全效益提升,为用户创造更有价值的服务。
全媒体时代出版智能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一)上中下游:智能程度不一,市场连接松散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出版业数字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产品与服务也更加多元,电子书、有声书、AR童书、影视、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多种载体、多元呈现、多样传播的文化服务正在形成。上游来看,出版社以及民营书业企业共同构成了生产环节,然而在出版物的信息采集、选题设计、编辑加工、校对发排、营销发布、反馈收集等流程上依旧停留于传统的人工劳动阶段,相较于新闻领域的智能生产、发布,出版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中游来看,“两微一端”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移动阅读、自媒体、知识付费等平台的不断发展使得营销渠道多元化、分散化,用户注意力资源极为有限。而出版业依赖于传统单一的营销渠道与营销手段,致使用户流失严重。下游来看,以书店为主的出版物发布模式,为用户提供了休闲愉悦的阅读场所。然而,除少数知名连锁书店如诚品书店、先锋书店外,大多数书店以提供纸质书阅读为主,休闲、社交、娱乐、餐饮等全场景的文化生活方式提供不足,智能场景打造缺失,导致用户体验降低。
(二)硬件软件:技术优势不明,服务质量下降
技术为智能出版提供重要动力支持,为用户带来全新的用户体验。然而,由于新兴技术投入资金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投资风险系数较大,出版业不敢冒险进行尝试创新,场景布局落后,技术投入不足,出版硬实力不足。一方面,线上线下相互配合、有机循环的立体化格局尚未形成,线上平台搭建缓慢,市场上知名出版企业平台较少,无法为用户提供实时高效的服务;线下场景布局缺失,流通主要通过零售书店,缺乏用户近距离接触出版产品与服务、感受出版企业文化的机会。线上线下的断裂分割导致出版企业品牌用户忠诚度难以在用户心中建立起来。另一方面,新技术运用于出版产品的创新较少,且价格偏高,用户经济负担增大。智能互动机器人、高新技术体验馆、智能电子阅读设备等投入较少,无法满足用户动态需求,最终导致出版整体服务质量的下降。
(三)业内业外:运营机制老化,融合速度缓慢
良好的市场运营机制是企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动力,近些年的转企改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版业更好适应市场的能力。但是,企业部门协调机制、员工参与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企业部门建设未能紧跟市场步伐,出版项目的全员参与存在一定弊端。随着移动阅读的崛起,有声书、电子书、短视频等多样性阅读产品蓬勃发展,因此要求出版企业能够尽快适应市场需求,为用户创造出量大质优的出版产品与服务。然而,多数出版企业缺乏单独的音视频创作、技术研发投入等新兴部门,只是将部门职能进行合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出版智能化转型的步伐。同时,对于一个新的市场项目,仍旧按照编辑部门为主,市场、设计、校对等部门为辅的模式,未能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价值,为出版生产与传播增添助力。
(四)国内国外:双益统一困难,文化输出受阻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是出版业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2018年12月底,中宣部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将图书出版社会效益量化考核,进一步释放了新一轮出版高质量发展信号。然而,受经济效益指标影响,少数编辑故意迎合市场恶俗趣味,以期带来经济上的短期回报,最终被勒令收回非法出版物,损害了用户心中的企业形象。同时,市场上的傍名出版、跟风出版等乱象层出不穷,虽然符合出版程序,但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出版市场秩序,混淆用户阅读选择,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全媒体时代出版智能化转型优化策略
(一)全程革新:加快智能转型,牢固市场连接
出版智能转型需要发挥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联动效应,加快每一个节点的智能化改造。上游环节,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出版全流程的升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自动化采集并分析市场用户需求,预测未来发展态势,解放编辑、校对等人员,对智能机器人创作作品进行方向把关并声明版权,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渠道、全方位立体营销,充分运用音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移动端、PC端等多样载体进行多创意发布,利用后台反馈数据不断优化调整出版产品与服务。中游环节,要变更传统营销方式,采用全渠道、立体化营销方式进行精准适配营销,要有机接合用户个性化需求进行差异化、人性化服务,建立有效反馈渠道,与用户保持良好互动联系,细分用户群,完善社群运营体系。下游环节,加快智能场景建设,变传统纸质阅读为多感官、富体验、全场景沉浸式阅读,为用户打造多元文化娱乐生活方式,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要打破上中下游的数据壁垒,实现各个环节间的数据互通。建立统一数据规范,搭建大数据接合平台,有效将上中下游的数据进行集中统一储存,根据出版生产、流通中出现的不同消费数据进行细化分类。将行业大数据作为各个环节利益联结纽带,各个参与的环节均可以通过自己提供的数据资源获得一定比例的收益,以此调动各个环节各个节点的参与热情。同时,不仅需要出版人员具备数据分析意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技巧以及发现并剔除无效信息的能力,更好地提升数据价值的有效性、针对性。
(二)全息赋能:丰富技术投入,提高服务质量
出版智能化转型需要丰富技术的投入,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完善场景化布局,改善用户体验,增强出版硬实力。首先,搭建集多元内容发布、智能场景推荐、用户反馈收集于一体的出版专业平台,设计功能丰富的线上出版平台,运用美学思维改良现有平台框架、布局体系,精细化市场运营。同时,要注重出版企业的线下实体体验基地建设,强化AR、VR等新技术改良与优化,增加线下电子阅读设备的投入,摸索有利于提高出版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满足用户猎奇、体验、阅读等动态需求,通过线上跨时空、全场景的优势吸引用户到线下体验,运用线下收集的用户信息完善线上平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统一。另外,申请出版专项资金,降低新技术投入成本,加快技术更新步伐,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出版美誉度与知名度。
服务质量的提升依赖于出版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打造学习型出版组织势在必行,必须实现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并重。内部培养上,要提高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薪资水平与福利待遇,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打破传统升迁难、活力低的现状,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同时,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关注业内新潮流、新风尚,共享员工间的知识技能,增加部门培训次数,学习运用各种音视频编辑软件、新媒体内容发布平台,适应年轻化市场新趋势。外部引进上,要将复合型人才的工作职责与其心理预期相匹配,在选人的同时也要做好被选择的工作,努力提高出版自身吸引力,为外来人才搭建一个合作、分享、成长、交流的优良平台,提升整体出版服务质量与水平。
(三)全员共创:创新运营机制,推动融合共生
出版市场价值的发挥离不开全部门、全人员的参与,因此必须更新现有出版市场运营机制。首先,要更新传统出版组织部门结构,根据产品特点设置不同的部门体系,根据部门特点选择不同特点的人才进行管理,明确细化部门职能,实现各个部门的协调有序运行。其次,要调动出版企业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出版产品全员参与运营机制,有效参与到出版项目生产与传播的各个环节,共同为提高产品质量添砖加瓦。此外,完善市场调查机制,实时接收用户反馈并将其体现在出版环节的生产中,撰写情怀文案实现共鸣式传播。通过明确自身市场定位,进行差异化特色运营,增强自身竞争力,减少现有竞争者与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IP衍生出版不仅可以深挖出版产品的内在价值,同时也可以促进出版业与其他文化产业间的融合共生。针对于市场上IP头部资源抢夺激烈、IP开发混乱、版权纠纷等问题,出版业应当明晰自己掌握的IP资源,自觉遵守市场秩序,合理选择合作伙伴,延伸出版产品与服务价值链。出版业要学会参与到作品的衍生出版中去,共享企业间的资金、技术、平台、渠道等多种资源,学习影视、游戏、动漫、文创等创意文化产业生产与运营模式,针对不同产品的不同特点进行全版权运营。完善版权经纪人制度,自觉主动出击,为作者、出版企业、合作方的共同利益而努力奋斗。深耕原创优质内容的创作,扶持新生力量,积极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寻找优秀作者,将作品中的各种人物、情节、故事开发成不同版本、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作品,以此赢得用户青睐。
(四)全效增益:实现双益统一,促进文化交流
出版效益的有效发挥需要理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以任何一项单一指标作为出版效益的评判标准。要关注长远效益,将出版产品内化为企业品牌,利用品牌优势打开用户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同时,要进行精细化市场细分,将用户市场分割成为若干小众化市场,根据不同用户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环境等特点进行精准化产品与服务适配,始终坚持将用户利益放在首位,致力于解决用户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此外,要为不同场景下的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制定良好的营销策略。
文化交流互鉴是我国近些年出版业取得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要积极培育国际知名作家,打造世界知名出版集团。不仅要依靠业内知名作者进行出版国际作品创作,对智能出版的选题、创作进行方向把关、内容优化,也要扶持新生作者鼓励创新,积极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邀请国外编辑、翻译、作者等人员加入产品设计团队,共同促进内容的国际化运营与传播。同时,要增强国内出版集团的国际影响力,对出版走出去提供进一步政策、资金支持,重组、兼并国内出版集团,严格遵守国际出版市场规范,与各个国家的出版企业达成合作,共同参与作品的开发。同时,出版集团也要加快国外市场的开拓,聘用当地出版人员担任产品经理,致力于本土化运营。积极吸收当地文化、生活习惯,采用国际化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作者系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编辑:杨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