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领、谋划和推进人大各项工作,助推桂东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做好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和首要任务。桂东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领、谋划和推进人大各项工作,助推桂东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学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是迅速组织学,确保学习全覆盖。县人大常委会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科学谋划,制定详细的学习方案,稳步推进二十大精神学习。二是提高站位学,确保效果全覆盖。组织常委会主任会议传达、常委会会议专题宣讲、理论学习中心组座谈讨论、县乡人大代表微宣讲等,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上,坚持党对人大的绝对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牢政治站位效果;业务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站稳人民立场、为民谋福祉,突出人民至上的效果;履职上,维护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良法善治,推进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社会公平正义,确保依法治国效果。三是结合实际学,确保实践全覆盖。全面开展“大宣讲、深调研、解难题、促发展、抓落实”活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人大工作实际相结合,全面准确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人大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等工作中。
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感领悟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县委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选好热点开展调研、抓住难点进行评议、围绕堵点组织检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实现“尝试性”向“制度性”转变,由“选择性”到“覆盖性”转变。更加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畅通代表“微建议”渠道,推进代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分级办理创新。二是提升人大监督刚性。落实人大评议、测评结果向县委报告制度,向纪检、组织、绩效部门反馈机制,把人大评议、测评结果运用于效能问责、干部任用、绩效评价,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在基层实践中得到有效发挥。开展专题询问、执法检查、专项调研、特定问题调查,在监督中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加强财政预算、审计、生态环保、民本民生等方面监督,促进解决“学位、床位、车位、厕位、梯位”等民生难题。开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情况调查评议,强化宪法意识、人大意识。三是施展新时代使命纲要。服务大局,推动“四城”建设特别是“全民幸福小城”建设。服务民生,依法完善征地拆迁、项目建管、土地开发等监督机制,有效促动康“氧”旅游、民宿提质、特色种养等产业项目落地。服务人大代表,支持代表带头发展产业、服务事业、大力创业,促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开展防控疫情;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是建设担当的政治机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记“三个务必”,牢记“国之大者”,保证党的主张在人大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二是建设忠诚的权力机关。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忠诚于党、忠诚于宪法法律、忠诚于人民。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认真做好市、县、乡人大代表辞职、补选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广泛收集民意诉求,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三是建设务实的工作机关。围绕“四城”建设、“生态示范县”等关系本行政区域大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依法作出决议,推动全县上下形成抓生态产业的浓厚氛围。坚持大走访、“心连心”、办实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为县委建言献策。四是建设为民的代表机关。组织人大代表进“站”履职,做到群众诉求有人听、疑惑有人解、困难有人帮、矛盾有人调、喜事有人贺,构建“五有”代表履职机制,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突出代表主体作用,组织代表回原选区述职,完善代表履职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作者系桂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