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法治途径将我省槟榔产业做大做强,既是对地方习俗的珍视与保护,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弘扬。
湖南槟榔作为世界上三大食用槟榔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工艺、可口的味道、精致的包装,成为我省一张特色名片,展现出悠久的品牌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前些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槟榔与烟、酒、烤肉等120种食品一起列为Ⅰ类致癌物,犹如一记重拳使槟榔产业陷入内外交困的“严冬”,引发了我省槟榔加工企业及广大民众对其发展前景的深深忧虑。我省槟榔产业如何找准定位、提升品质、强化管理,增进民众对其的正确认识,让我省槟榔这颗“黑色小果子”逆风飞扬,乘势步入绿色发展的快车道,是亟待省市两级党政高度重视的民生课题。而推进我省槟榔产业法治化,无疑是所有可能的举措中最具务实性、根本性、长远性的举措。
我省槟榔产业法治化:何以必须?
化解槟榔身份尴尬的迫切需要。我国食用槟榔已有1700多年历史,加工和食用槟榔有400多年历史。国家一直将食用槟榔作为食品进行监管。由于世界卫生组织将槟榔列为Ⅰ类致癌物,2015年,国家相关部委将槟榔移出食品目录,并清理了食用槟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导致我省槟榔陷入无名份无标准无许可的“三无”窘境。无论是从我省槟榔加工企业、从业人员、槟榔爱好者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稳定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应该在当前法律框架下为我省食用槟榔明确一个合法身份,并深入开展药食同源研究,力争为我省槟榔正名,让其重拾药食同源的荣光。
摆脱槟榔产业困境的务实选择。目前,我省拥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槟榔加工企业121家,年产值超过40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过700亿元,年税收在10亿元左右。如果向食品、药品、保健品、生物兽药、茶饮、糖果等方面深度开发,将来“千亿元产业、百万人就业”是可期的。但目前,我省所有槟榔加工企业已陷入无证生产的困境,槟榔销售额也呈断崖式下跌,有的跌幅达30%。如果生产许可不能尽快解决,槟榔加工企业将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外迁海南、广东等地。如此一来,我省将丢失一个千亿元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和巨大的省内外市场。
增进民生福祉的应有举措。我省槟榔加工企业直接就业约10万人,其中,40岁以上的劳动力约占68.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约占77.6%,农村脱贫人口6000人左右,直接带动就业增收4.5亿元。对于从事槟榔加工行业的民众而言,槟榔意味着孩子的学费、父母的赡养费以及日常的柴米油盐,不从事槟榔加工行业,很可能面临贫困潦倒的境地;对于槟榔爱好者而言,槟榔不仅是一种可以治胀、消积、提神的食品,更是一种交友媒介。可见,保护槟榔产业,就是维护槟榔从业人员和槟榔爱好者的合法权益。
保护地方文化品牌的使命担当。槟榔是湖南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不仅拥有独特的加工工艺和配方,而且早已成为我省部分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嚼食槟榔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早已融入我省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槟榔习俗”2016年被列入我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果对其中原因加以分析,不难发现,槟榔火辣辣的味道,与湖南湿冷多雨的气候,与湖南人“耐得烦、霸得蛮”的性格,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甚至可以说,湖南成就了槟榔,槟榔助推了湖南。可见,通过法治途径将我省槟榔产业做大做强,既是对地方习俗的珍视与保护,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弘扬。
我省槟榔产业法治化:何以可能?
槟榔发展存在可行空间。世界卫生组织将槟榔列为Ⅰ类致癌物时明确指出,该结论为定性研究,无科学实验和数据支撑。与槟榔同时列入Ⅰ类致癌物的烟、酒、烤肉、中式咸鱼等120种食品至今都未禁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虽然对槟榔不再按“食品”监管,但从未明令禁止生产、销售。2019年6月,国家食安办来湘调研时就建议我省将槟榔加工产品定位为“地方特色产品”,采取地方立法形式明确其定位和监管体制。2020年9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答复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湖南槟榔加工产业发展的建议时也表示,可以通过地方立法确定食用槟榔的特殊商品地位。我省槟榔产业并非无路可走。
槟榔产业亟须提质增效。湖南槟榔加工产业门槛相对较低,又缺乏强制性食品卫生监管标准,为小作坊存留着天然生长的市场空间,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此外,在权威质量安全标准缺乏、行业自律性安全标准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槟榔加工企业配方各异,对槟榔加工中哪些物质严格禁止添加没有明确标准,如此一来,监管体系缺位将给槟榔行业健康发展埋藏巨大隐患,因而亟须通过法治化手段规范标准、强化管理,促进我省槟榔产业良性发展。
医学支持湖南槟榔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槟榔致癌”的推断性结论,主要指槟榔核和蒌叶可能致癌。湖南槟榔食用的是槟榔种子的纤维外壳,与口腔癌并无直接关联。虽然长期大量咀嚼对牙齿、口腔有伤害,但随着槟榔纤维软化工艺的不断升级,这种危害性正在不断降低,未来完全可以逐步消除。加之,槟榔是“四大南药”之首,药用价值盛名已久,其食用价值也正在逐步开发。湖南槟榔精深加工潜力巨大,不仅不该禁止,还应大力开发,更好地造福于民。
舆论呼唤槟榔产业升级。自2003年以来,围绕“槟榔致癌”这个话题,网上先后引发多次舆情。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槟榔为Ⅰ类致癌物,是基于对印度、东南亚槟榔做出的定性结论,不对监管和立法提出建议。舆论对食用槟榔群起而攻之,反映的是广大民众对自身健康的高度重视,希望槟榔产业坚守食用健康底线,并不是简单地排斥和否定槟榔生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曾理性指出:“监管发声,标准提升,槟榔产业才可能摆脱质疑,寻找到可控的发展之路。”
我省槟榔产业法治化:重点何在?
槟榔身份的合法化。我省槟榔是精制槟榔,在用材、工艺及食用效果上,与中国台湾、东南亚的鲜果槟榔等有着明显的不同甚至本质的区别。有关部委将我省槟榔和其他槟榔一样,都不再作为食品对待是否于法有据?这值得研究。另外,国家食安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建议我省将槟榔视为“地方特色产品”,采取地方立法形式明确其定位和监管体制,参照烟草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理据何在?如果合适,如何构建地方法制、规范管理?
槟榔产品的无害化。无论国家是否将我省槟榔视为食品,事实上它就是食品,并且是个人喜好品。如果长期过度食用,其内含的微量槟榔碱和槟榔纤维对食用者的牙齿、口腔造成伤害是有可能的。因此,要集中省内槟榔研究人才开展槟榔渣口腔损害和牙齿磨损等专项研究,重点探索我省槟榔纤维的软化问题和有效成分的提取问题;要加速我省槟榔产业向医药、茶饮、糖果、口香糖、零食等领域创新发展,充分开发其“四大南药”之首的药用价值;要开展槟榔食用量专项实验,在包装上强制印刷安全风险提示语,如“过量食用槟榔可能诱发口腔疾病,每日食用槟榔不应超过X包”等。
槟榔管理的规范化。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尽快出台我省槟榔产品质量标准,对其成分、工艺、卫生等进行明确而严格的规范;要尽快修订《食用槟榔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完善槟榔行业销售监管,严格市场准入门槛,建立终端销售产品食品安全的监管,最大限度把不符合食品健康标准的槟榔产品逐出市场;要借鉴具有成瘾性食品的行业治理经验,建立健全食用槟榔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系统性管理体系;等等。
槟榔产业的特色化。湖南槟榔之所以历经数百年而不衰,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它一直在走特色发展之路。它不同于我国台湾、海南及东南亚等地的鲜果槟榔,也不同于印度槟榔。湖南槟榔吃的是槟榔种子的皮,是危害甚小的槟榔纤维组织,添加的饴糖、明胶、香精、香料等都是无害、可食用品。换言之,湖南槟榔从整体上具有趋利避害的产品特征。当然,槟榔种子的纤维外壳是硬的,并且具有微量的槟榔碱,长期食用难免对口腔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湖南槟榔的持续发展应该在彻底消除碱性危害、软化槟榔纤维、挖掘槟榔潜能、丰富槟榔产品上下功夫,这无疑是湖南槟榔特色发展的升级版。
总之,湖南加工和食用槟榔历经400多年而不衰,绝不是偶然性的。在遭遇产业“寒流”的当下,如何重新定位槟榔身份、升级槟榔品质、规范产业行为、消弭外界误解,防止在湖湘大地勃兴数百年的槟榔产业就此沉寂,防止湖南祖祖辈辈积累的槟榔文化就此断裂,防止数以千亿元级的槟榔产业就此“孔雀东南飞”,这是摆在湖南决策者面前一场意义重大的产业保卫战、经济保卫战、民生保卫战、文化保卫战,亟须法学界提供对策支持、产业界加快创新发展、行政界强化政策引领、全省人民温柔以待。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