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决策部署,深入学习会议精神,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刘莲玉关于“当好学习贯彻会议精神领头雁”的指示,迅速行动狠抓落实,精准发力谋划未来,以“领头雁”的姿态、“副中心”的担当奋力推动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新起航。
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后,衡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情况汇报,要求全市各级各地要以“头雁”姿态抓好学习贯彻,推动会议精神在衡阳落实落地。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机关工作务虚会、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组织专题讲座、支部学习、委室研讨,做到及时学、系统学、深入学;派出督导组,同时对学习贯彻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全市市县两级“一府一委两院”分别召开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会议主要精神;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各乡镇街道人大利用中心组学习、主任会议、常委会议和换届选举联席会议、推进会等多种方式及时传达学习,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全覆盖。为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制定宣传报道计划,发动衡阳日报、衡阳电视台、各县市区报刊电视、衡阳市人大微信公众号、衡阳发布、掌上衡阳、新衡阳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加大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换届选举工作的集中宣传报道。全市各级共组织学习、召开会议400余场次,刊(播)发各类新闻稿件600余篇(幅),形成学习宣传的热潮,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深刻吸取衡阳破坏选举案教训,把抓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作为贯彻会议精神的头等大事,作为检验政治生态、执政能力的一次“大考”,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换届选举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以最严的纪律、最实的举措、依法依规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强化党的领导。把准政治方向,主导提名推荐,认真组织选举,把牢提前过筛关、身份结构关、考察审查关、书面承诺关、人选公示关、全程纪实关等“六道关口”,加强党委对提名推荐、考察审查、投票选举的全过程领导。二是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湖南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市委同意市人大关于“在换届选举中配全配强乡镇人大副主席职务、健全乡镇人大工作机构”的建议,全市145个乡镇均配备了1名人大专职副主席,有的乡镇还配备了人大专职秘书。三是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执行中央、省委文件有关规定,党委组织部门采纳人大建议,根据衡阳经济社会实际,适当提高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代表比例,确保“四个群体”都有代表人选。四是严明纪律要求。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十个严禁、十个一律”、省委“六不得”“八不准”、市委“九个不”换届纪律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杜绝拉票贿选等破坏选举行为。目前,全市县乡两级代表全部依法选举产生,组织提名候选人100%当选,整个选举风清气正,选举结果人民满意。
衡阳被省委、省政府赋予“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衡阳市人大常委会以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为新的起点,全面谋划新时代人大工作,致力以高效能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推动衡阳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新征程中走在前、当主力。一是坚持以新思想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倾听群众呼声上出实招,在维护群众权益上求实效,在增进群众福祉上办实事,切实做到为人民行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四是坚持守正创新提升人大工作整体效能。坚持以创新增活力、提效能、开新局。注重整体谋划,提升人大工作的系统性;优化理念思路,提升立法工作的适用性;创新机制方式,提升监督工作的实效性;推进融入结合,提升代表工作的统筹性,不断赋予人大工作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
(作者系衡阳市人大研究室主任)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