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1月25日上午,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毛伟明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透露,2020年圆满完成12件重点民生实事;2021年,在继续办好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等十方面实事的基础上,新办10件重点民生实事。报告提出,“我们要努力让人民安居乐业,让老百姓有想头、有盼头、有奔头”。从报告的数字可以感知“民生温度”,一起来看看!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总量突破4万亿元。全省民生支出占比达70.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7.7%。
重点帮扶脱贫任务较重的地区,剩余1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十三五”期间,五年脱贫477.6万人,累计使51个县、6920个村、682万人甩掉贫困帽子。
长江干流湖南段和“四水”干流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全省市级城市平均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重金属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连续提高,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1.1亿元,临时救助78.5万人次。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一件事一次办”推出329项服务事项,企业群众办事时间平均缩减80%以上。
实施促进就业“五大行动”,帮助924万农民工返岗,城镇新增就业72.4万人。
超额完成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任务,累计建成芙蓉学校70所,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全省整体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9万户,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135个。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149公里,长株潭一体化“三干”项目通车。
2020年圆满完成12件重点民生实事;2021年,在继续办好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等十方面实事的基础上,新办10件重点民生实事:
1.累计建成100所芙蓉学校。
2.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水平,确保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550元,城市低保人均救助水平每人每月不低于374元;确保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4300元,农村低保人均救助水平每人每月不低于229元。
3.强化职业培训,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5万人次。
4.实施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工程,确保45家市州、县市区疾控中心达到国家标准。
5.建设农村公路安防设施1万公里。
6.提升农村通信网络,完成522个行政村通组光纤工程。
7.实施乡村“雪亮工程”,建设乡村公共部位安防设备10万个。
8.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2万户。
9.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有人员、有场地、有服务、有设施。
10.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5万件。这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必须高水平、高质量办好。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