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系亿万中国人民的福祉。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全面有效实施的光荣使命,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切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贡献。
一、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加快制度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推动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载入国家根本法。2018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再部署,提出新要求。6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学习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切实担负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治责任。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牢记宗旨、责任和使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完成,不能有任何的松懈。不管这场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多么艰难,我们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树立必胜的信心,坚决打好打赢。
二、加强调查研究,发现查找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调查研究,聚焦污染防治,发现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这就需要我们改进作风,深入思考,对症下药。例如,今年以来,龙山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全县乡镇、村和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对龙山县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开展深度调研,充分掌握实情,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查找问题与不足,积极提出建议与对策,为打好龙山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调研发现,龙山县高度重视污染防治工作,先后出台了《龙山县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龙山县水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龙山县大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或工作方案。全县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大力实施城乡污水治理工程、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农村清洁能源工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河库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污染防治项目。全面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强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强化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实现了县域环境质量逐年趋好。完善工作机制,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坚持绿色发展。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少数干部和市民环保意识不够,群众主动参与不足。传统的生活污染较多,生活污水直排下河情况突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普遍。污染防治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平衡。历史遗留问题较多。部门协调配合不够。污染源头控制不严。污染防治专业技术力量不够。对于以上问题,龙山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要求全县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突出污染防治重点,加强争资上项,破解资金瓶颈。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规范的设施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管控。加强宣传教育,构建全民共治的行动体系。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努力探索污染防治新途径。
三、着力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依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