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与《人民之友》有缘分的人。我于1996年6月任涟源市湄江镇党政办公室秘书,开始接触《人民之友》杂志,到后来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镇人大代表订阅《人民之友》工作,再后来无论是任湄江风景区管理处副主任,还是调任涟源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都订阅《人民之友》。自2011年3月调涟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任副主任至今,《人民之友》更是成为我 工作和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好“教科书”,与《人民之友》结缘22年,可以说是《人民之友》杂志伴随我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美丽的办公室工作。
《人民之友》是我省宣传人大制度和民主法治建设必须坚守、巩固和发展的新闻宣传主阵地。30年前《人民之友》创刊,成为全国第一家公开发行的省级人大期刊。《人民之友》秉承“宣传人大制度,讲好人大故事,传播法治精神”办刊宗旨,真实记录了湖南民主法治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发挥了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人民之友》先后刊登了我的理论稿件《关于县级人大机关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呼唤“责任代表”》《人大工作评议要少一些“明查”多一些“暗访”》,调查报告《涟源:“省级卫生城市”创建之路》,人物通讯《“煤王”曾甲全的“湖南梦”》《易建红:躬耕在希望的田野上》,其中《易建红:躬耕在希望的田野上》获《人民之友》2016年度优稿 。2016年,我参加了《人民之友》的重点作者培训班学习,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人民之友》紧扣党的中心工作,紧扣人大法定职权,紧扣人大工作的创新之举,紧扣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人大工作在一点点地完善,一点点地突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人大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民主在建设中成长的轨迹;让我们深刻地领略到各级人大代表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坚定信念……
到涟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以来,我通过学习《人民之友》的文章,深刻体会到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人员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要有如履薄冰的心态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人大工作涉及面广,人大干部要做到既懂政策,又懂法律;既懂政治,又懂经济;既懂人大工作,又熟悉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工作。通过学习《人民之友》的文章,才真正知道人大工作依法依程序的必要性,才真正明白人大代表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梁启超先生说过: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通过学习《人民之友》的文章,我明白:“人”字肩上添“一”而成为“大”,“一”是促进公平正义的天平、是敢于担当的扁担!人大工作就意味着责任与担当。7年来,我先后在《中国人大年鉴》《人民之友》《人大研究》《人民代表报》《湖南日报》《娄底日报》等报刊共发表人大理论稿件和新闻宣传报道稿件近500篇,多次被评为娄底市和涟源市优秀通讯员。其中《打造山水城市 建设美丽涟源》获湖南省第24届人大好新闻奖二等奖;论文《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在第八届全国县乡干部论坛进行书面交流;论文《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涟源》在湖湘智库论坛(2017)进行书面交流;论文《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扬雷锋精神》在2017年雷锋精神论坛进行书面交流,后来刊登在《雷锋精神研究》杂志2017年第3期;今年2月28日,论文《发扬红船精神做新时代雷锋 》在2018年雷锋精神论坛进行书面交流,获得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梅山文化的杰出代表、清朝两江总督陶澍说过: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人无知者;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通过学习《人民之友》的文章,我悟出无论是办文办会办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零差错”!
前进路上没有一马平川的坦途。回首22年的办公室工作历程和学习《人民之友》的文章,我最大的感悟是业精于勤,事在人为,钝铁也能磨成绣花针!我将继续直面艰苦、辛苦、清苦的办公室工作,在坚守、坚持、坚强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通过学习《人民之友》的文章,我将更加用心做事 ,把大事难事做稳妥,把小事易事做精致,把“分内事”做出高水平,把“分外事”做出高境界。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