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空壳企业“起死回生”、骗取群众签领、虚报假坟……这些招数都是奔着拆迁款“雁过拔毛”。近日,长沙市望城区乌山街道高冲村套取私分征拆补偿款窝案的惊人黑幕,时隔三年终被揭穿,涉及16名党员干部,涉案金额达到600多万……
明码标价
让空壳企业 “起死回生”
“叶书记,承包的合同我想找您续签。”2013年初,高冲村一集体企业承包商朱某,在得知承包合同已到期的家具厂即将面临征收,便找到原村党支部书记叶强帮忙,想借此“搞点钱”,此时的家具厂早已是一个已停业的“空壳子”。
“马上就要拆了,续签没必要,但你可以先搞,到征拆的时候再搬走。”明知朱某是在打征拆补偿金的“主意”,但想到家具厂作为村集体企业,对村上补偿也有“好处”,叶强“默契”地应承着。
2013年底,征拆工作启动,叶强和朱某明码标价提出“合作”:只要叶强帮其家具厂作为正在营业的企业征收,且征收金额达到80万元,便拿出10万元作感谢。
2014年,叶强组织召开村两委扩大会议,明确按照房屋设施补偿给予朱某44万元补偿。但朱某认为补偿金额与“约定”的相差太多,并不满意。
2014年6月,通过叶强的“周旋”,朱某停业的家具厂“起死回生”,以虚构的人工过渡安置费、停业停产补助费等名义再次获得补偿费30万元。叶强收受8万元感谢费。
以假乱真
6万元补偿款4人私分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