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大智库>人大研究
人大研究

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设的思考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人民之友》2015年第9期   作者:张永法  时间: 2015-10-20   上传:redcloud

人大代表工作站是新时期畅通各级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有效渠道。应把建设线下代表工作站与网上代表工作站结合,互相促进,将网上民意与现实民意结合。

 

    今年6月,祁东县人大常委会经过前期的试点建设后,成功在全县23个乡镇全面建成人大代表工作站。人大代表工作站运行以来,县、乡人大认真落实代表活动日制度,热情接待群众来访,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履职培训、实地调研、座谈讨论、工作评议、执法检察等活动,极大提升了代表履职水平。
  
工作站运行的成效
    缓冲了社会矛盾。人大代表工作站是进一步畅通各级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渠道,化解经济社会多元化矛盾的一个重要平台。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出现,加强了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起到缓冲或疏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构建了三方互动平台。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建立,健全了县人大常委会→基层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工作站的组织网络体系,构建了选民、代表、政府三方互动新平台,完善了民众与政府间的“民意通道”。通过这一“民意通道”,能更好地汇聚民意,反映民声,畅通百姓与政府沟通联系,为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提供了新的渠道。
凸现了代表主体作用。通过人大代表工作站这一载体,代表不但可以约请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解决群众问题,现场给予答复或者督促解决,还可以根据群众反映强烈、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问题开展调研、走访,以强有力地监督依法规范相关部门的行政行为。

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认同感不够。现阶段,人大代表和选民之间的直接交流并不多,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人大代表的工作停留在“一年开一次会,举几次手”阶段,甚至少数代表也不愿面对选民、接触群众,认为选民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自己无法解决,或认为这些问题是在给各级党委政府添麻烦。
    群众参与度不高。选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不高,遇到问题更习惯直接找村(居委会)干部或政府相关部门反映,对于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还不太习惯,导致一些进站代表“无米下锅”。
    工作实效性不强。尽管制定了人大代表工作站工作及考核办法,但往往重培训、重考核,轻指导、轻督促,没有强有力的刚性约束。一些乡镇的人大代表工作站对代表活动的精心谋划不够,安排的活动缺乏计划性,形式也较为单一,往往是“听一听、看一看、谈一谈”,活动吸引力不强;一些代表主动深入选民、深入选区较少,履职能动性、积极性较差。
  
积极拓展网络工作站
    人大代表工作站作为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可鉴,唯有不断探索,才能创新发展。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民众讨论公共事务、表达意见、反映诉求、进行监督的一个重要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先人一步”成为了另一个“人大代表工作站”。
    针对县级人大常委会网站存在的信息匮乏、更新速度慢、可读性差等问题,要积极优化县级网站建设,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开设代表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网上监督和反映民意的作用,进一步密切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的联系,促进代表与群众、代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公开代表个人基本信息与联系方式,开设网评日或网络接待日,约请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的负责人和人大代表,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网民实时交流,架起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新桥梁。以县级人大官网为平台,建立代表建议办理系统,将代表建议和议案统一编号,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可以随时查看建议处理情况,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完善代表建议、议案网上提交系统,人民群众建议诉求反映、受理窗口;开通人大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代表培训,引导代表树立牢固的人大代表意识、履职意识和进站活动意识;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强化刚性约束,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奖惩制度。
(作者系祁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