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巡视
中央巡视组近期晒出今年首轮央企专项巡视问题清单,国内部分钢企“巨头”“靠钢吃钢”、以“钢”谋私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而湖南最大的国有企业华菱钢铁(4.71, 0.00,0.00%)集团下属子公司涟源钢铁,曾因干部“左手与右手做生意”、职工肆意偷盗企业合金、购进假进口设备也无人敢监督等从上至下全方位的“苍蝇式腐败”导致企业命悬一线。在这背后,企业关键领域制度缺失、权力缺乏监督导致裙带关系关联交易突出、企业“拜金文化”盛行成为涟源钢铁腐败丛生的主要原因。相关调查显示,在这类体量巨大、历史悠久的钢企中,存在资本与权力高度融合的现象,如无严格监管,极易成为腐败“重灾区”。近年来,华菱集团痛下决心“刮骨疗毒”,以反腐为抓手促进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华菱涟钢”的沉沦与再生,很多方面堪称钢企反腐的“活标本”。
“要小康,偷涟钢”成流行语
2011年,震惊华菱上下的“合金偷盗大案”浮出水面,涟钢职工内外勾结,偷、运、销一条龙作案,涉案人员达150余人,涉案金额1000多万元,最后到了“再抓下去车间就没人能开工”的窘境。查案期间,合金消耗直降近8000万元,以此计算,包含未查明案值,损失的合金约为1亿元。
上世纪90年代,涟钢发展十分迅猛,凭借号称“印钞机”的板材,每年轻轻松松赚五六个亿。“那时搞销售的只要在家里等着,钢材还是烫的就被人拉走了,就差搞拍卖了。” 涟钢常务副总经理刘继申告诉记者,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管理和监管滞后带来的腐败问题日益凸显。
涟钢监察审计部工作人员王宝辉原来是贪腐“重灾区”的大宗原燃料管理科科长,他告诉记者,“合金案”只是涟钢贪腐问题的冰山一角——无孔不入的“苍蝇式腐败”才是真实写照,“吃涟钢的饭砸涟钢的锅”使全厂从上到下混乱不堪。
在管理层,“左手与右手做生意”成为部分干部的“生意经”。一些涟钢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敏感岗位人员的亲属,在本地注册的各类钢材贸易公司多达数十家,业务对象无一不是涟钢。涟钢纪委联合监察审计部曾发现大量夹杂掺渣、成本偏高、超量申报以及高价采购问题。其中,同类型塑壳断路器辅助触头采购单价竟然相差100多倍。
贪腐的风气也延伸到基层,普通工人也想尽办法“索拿卡要”。用于吸收煤中苯的洗油每吨4000元,在车内设置暗板以劣质油代替好油,收买检查工人,两车下来可赚几十万元。腐败甚至蔓延到了民工,装卸工人为难提货人,不想耗时间就必须“意思意思”,往往是香烟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