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烹饪专业学生展示食品雕刻技能。 |
核心阅读
全国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组认为,职业教育法在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加紧修改职业教育法,出台配套制度,建立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同时加大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
“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国务院和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健全法规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办学模式,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6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作报告时指出。
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承担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功能。4月12日至18日,记者跟随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湖南、吉林对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这是职业教育法颁布施行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第一次执法检查。检查组充分肯定了两省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了两省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校热企冷”的办学状况亟须改变
“记住安装顺序,别装错啊!”说话的男子叫岳鸿周,吉林公主岭市职教中心的一名教师,此时他正在指导学生组装曲轴飞轮。
4月16日,检查组来到公主岭市职教中心。据介绍,这里的汽修实训中心与4S店合作,维修全国各地的车辆,学校出场地和提供理论教学,实际操作的老师都来自4S店,学生修理的车辆直接与市场对应。岳鸿周2010年毕业后,在长春干了一年汽车修理,后参加长春市汽车维修大赛获奖,被学校聘为教师。如今,他既有教师资格,又有高级技工等级证书。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如今,吉林的职业院校普遍试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培养毕业生约占总量的30%。其中,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专业嵌入产业、工厂嵌入学校”的培养模式,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检查组成员、全国人大代表王晓初说:“教室就是工作岗位。实践中用得着的,学生就学。”
检查组发现,虽然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可以举办职业教育,应当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实习。但在实践中,由于法律责任不明确、激励政策缺乏,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现象。
湖南省虽出台了校企合作办学意见,但由于缺乏法律法规支持,执行力度不够,企业对参与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常德汽车机电学校校长张力告诉检查组,“校企合作最大的障碍是企业在合作中没有收益和补贴,而法律又没有规定企业对学校有特定义务。”
吉林也是如此。由于缺乏经济利益驱动和法律政策的保障,有的企业办了职业学校,但没有经费投入,有的甚至因此而想着撤出不办了。据了解,目前吉林省全省行业、企业办学不足20所,且多数学校投入少、发展举步维艰。
如何让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检查组成员、全国人大代表赵郁提出,在修改职业教育法中,可考虑进一步明确企业的责权利。
检查组建议,尽快制定出台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通过税收优惠、财政直补、购买服务等支持企业投入和兴办职教,鼓励企业举办实训实习基地,探索实行“学校+企业+实训基地”的培养模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同育人。
有“双师型”师资,才能名师出高徒
众所周知,培养既有教师资格又有技工等级证书的“双师型”师资力量,是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保证名师出高徒,湖南省修改完善了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办法,实行“编制到校、经费包干、动态管理、自主聘用”。全省从2010年起将各类公办职业院校教师绩效工资纳入财政全额保障。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规定,凡是新引进的专业课教师,任教前必须到合作企业下厂见习锻炼一年,在岗专业课教师五年一个周期到企业顶岗培训半年至一年,并从合作企业聘请一批生产一线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兼职教师库。
吉林允许职业院校聘请企业人员兼职,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目前已分别从35%、28%提升到52%和45%。目前,吉林省的各市(州)组织职业学校广泛开展专家讲座、技师演练、观摩教学、说课评课等多种教师培训模式。
但是,检查组所到之处,都能听到职业教育师资编制不足、结构不合理的反映。湖南高职院校缺编率达65%,中职学校缺编率达73%。一些职业学校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懂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不足20%,低于教育部规定的最低标准。同时
扫描关注人民之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