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法治社会>法治案例
法治案例

信访改革需要法治定向 ——写在《信访条例》修订实施10周年之际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洋  时间: 2015-04-29   上传:redcloud

 核心阅读

  自2005年5月1日修改后的《信访条例》施行以来,“群众因信而访、政府依法而治”日益常态化。面对当前信访形势,对于今后改革创新,深化信访制度改革需要法治定向,攻克信访工作难点需要法治破题,信访与法治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密,信访法治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信访,简单解释就是来信和来访。如今,大家越来越愿意作出另一番理解——因信而访。后一种解释显然更加饱含深意,也让很多人提出新的疑问:群众的信任源于什么?

  从前也许是“青天情结”和权力崇拜,如今是让所有人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治。2005年《信访条例》修订实施以来,“群众因信而访、政府依法而治”日益常态化,法治信访渐成信访工作主旋律。

  法治是信访的题中之义

  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叫做“信访不信法”。很多人对此的解释是“信访是人治,与法治是背道而驰的”。实际上,这句话反映的是信访与司法的关系,是指群众在司法渠道上没能解决其问题后,选择信访途径。

  因此,“信访不信法”并非否认信访与法治的关系,相反实践证明,信访与法治也是相互关联的,法治是信访的题中应有之义。

  1995年10月国务院颁发《信访条例》,将信访纳入法治轨道。2005年《信访条例》迎来“大修改”,修订后的《信访条例》共7章51条,新增和修改46条,占《信访条例》条款的90%,信访法治化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其中,针对群众提出信访事项时遇到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问题,条例专章规定信访渠道,对信访单位信息公示、行政机关负责人接待日、信访信息系统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针对信访事项办理受理的“推诿病”“拖延症”,条例进一步强调“属地管理”原则,还明确规定信访办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0天,复核不得超过30日。条例还把“法律责任”贯穿于信访事项提出、受理、办理、复查、督办的全过程,信访部门和有权处理机关如违反相关规定,最高追究刑事责任。

  为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各地各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制度。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仅省(区、市)一级就出台了信访规范性文件1500多件,日益完善的信访法制体系为信访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用法制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完善法制,信访与法治相得益彰,现实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百姓权益得到有力维护。但是,谈及当前信访形势,国家信访局曾表示“信访总量仍处于高位运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积案还没有完全化解”,特别是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曾撰文指出,“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外延过大、工作失范以及一些涉及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制约着信访工作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改革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要求,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近年来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深化信访制度改革需要法治定向,攻克信访工作难点需要法治破题,信访与法治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密,信访法治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法治信访是硬要求

  作为与群众联系广泛的职能部门,面对“信访总量高位运行”的形势,信访部门依法办事的能力与水平如何,成为人民群众对我国法治水平的一种评判标准。因此,富有成效的依法办事是对全国信访部门的硬要求,而这种硬要求也正在转化为法治信访的“新气象”。

  “你是哪里人?反映什么事情?”今年年初的一天,国家信访局来访接待室,工作人员正在仔细询问来访者。他告诉记者,随着逐级上访新规的实施,很多上访事项不再属于国家信访局受理范围,“通常我会劝他们回乡解决问题。”

  工作人员说的“新规”是指2014年5月1日实施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据了解,这是为了压实属地和基层责任,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减少群众信访成本。由此,群众来访呈现进京正常上访明显下降、非正常上访明显下降、群众走访明显下行、来访秩序明显好转的良好态势。

  “诉访分离”是信访改革的又一亮点。2014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得益于此,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受理率、立案率有了明显提高,涉法涉诉信访群众到党政信访部门上访数量明显减少,“弃访转法”明显。相对应的,“由法转访”得到缓解,“依法终结”也越来越多。

  “以前,只要不服判决,他们就会上访。如今,只要把法律宣讲到位,就能解开心结。”记者曾亲历了一个案例:2014年4月18日,多年不服法院判决的袁某夫妇再次上访。法院为此举办了一场信访听证会,承办法官、人大代表、职业律师和群众共聚一堂,各抒己见,袁某夫妇在互动交流中最终信服了法院判决。

  开展信访工作是否依法依规,群众表达诉求是否依法有序,群众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依法维护……如今,全国信访部门总是以法治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