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文阅读>文学
文学

庭院深深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投稿   作者:张 岱  时间: 2024-04-01   上传:杨柳

1.jpg

在湘潭,市井文化看窑湾,历史人文则要看城里头了。梁实秋在城里头吃过湘潭的腊肉,他说:“真正上好的腊肉我只吃过一次,抗战初期,道出长沙,乘便去湘潭访问一位朋友。乘小轮溯江而上,虽然已是初夏,仍感觉到春水绿波,春草绿色的景致宜人。朋友家在湘潭城内柳丝巷二号。一进门看见院里有一棵高大的梧桐。里面是个天井,四面楼房。是晚下榻友家,主人以盛馔招待,其中一味就是腊肉腊鱼。”到城里头不仅可看毛主席亲戚家竹马铺毛福昌号,三义井,刘烈士祠,华国锋办过公的红楼,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县党部思过堂,明朝的唐氏义门等,还有一处有看头的便是150多年前的古宅龚承钧故居了。

龚承钧,字春庭,号湘浦,清代湘潭人。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科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后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监察御史、山西学政。龚承钧为政颇有声望,经常直言进谏。他还清除科举弊端,提拔寒门子弟,任人唯才。只可惜其才足以济世,天竟不永其年,年仅40多岁就辞世了,才能没得到充分发挥。离老县衙不远,城正街往大埠桥方向走靠左手边的路边上,民居中有一栋青砖砌的老房子,从石拱门进入,便可见原先的大宅院现在被分割成若干小房子给几户人家居住。但雕梁画栋、青砖黑瓦、燕子檐、多个天井,仍保存着150年前的旧貌。龚承钧的故宅里没有他的遗物了,但在市博物馆里面悬挂着一块写有鎏金楷体“国有长春”四字的大匾额。传统意义的湘潭本土没有出过状元,榜眼也仅龚承钧一位,他被称为湖南榜眼第一人。在这之前,嘉庆十三年(1808年)湘潭人石承藻中了探花。光绪十二年(1886年)湘潭人赵以炯跟随他当官的祖父在贵州,以贵州生员的身份参加科举,中了状元,因他的户籍已经到了贵阳,所以他算贵阳人,在贵阳考取的状元,而不是湘潭的,所以湘潭虽然有文庙,但逢年过节开不了中门。

站在龚承钧的故宅内,观看着一砖一木,思绪不由得跳跃到了古代。古时金榜题名为人生四大喜之一。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他27岁一举中第,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金榜人数一般在100至400余人不等。金榜录取的人数主要根据当时的需求来决定。如明朝录取人数在300人左右波动,变化不大。宋制进士分五甲,元制为三甲,明清从元制。科举制等级排名由低到高是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古代科举是非常难的。在古代考中举人的概率比我们现在考上北大、清华的概率还要低。好多名人没过得了此关,如杜甫、洪秀全、蒲松龄、左宗棠等,宋朝洪迈在《容斋漫笔》中写道:唐铨挑选人之法有四:一曰身,谓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凡试判及第谓之“人等”,甚拙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辞”,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按这样的标准,现在万里难挑一。考个秀才要先过三关,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县试由知县主持,连考五场,在第一场考试会刷下去百分之二十,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衙进行,由知府主持;院试就是最后考秀才的考试,院考由学政主持,学政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其品级是三品,院试的结果下来才是秀才。平均每个县三年才能出十几个秀才。院试后是乡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各省在京的主考官主持,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乡试是定期举行的,考试的地方叫贡院。除非国家发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试时间不会变动。所以不需要预先发放通知,到时全国考生自动做好应试的准备。若遇朝廷寿诞、登基等庆典活动,还会临时加科称做恩科。主持考试的正副主考官由中央委派并由当地的政府官员组成临时机构进行主持活动。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考试后一日出场,这也是对精神和体力的考验。考棚又是一间一间的,作为专供考生在贡院内,答卷和吃饭、住宿的,科举考试是考生每人一个单间。贡院里的搜查很严,考生进入贡院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当考生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门。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许出来,直到考试结束。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成为举人后,由省衙提供资金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会试考上者被授予贡士头街,并获参加殿试的资格。殿试是紧随在会试之后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后成为进士。进士及第也被称为登龙门。殿试考试难上加难了,除了考帖经之外,还要考时务策和杂文。时务策考的是对国家问题的分析能力,要求能够指点江山;杂文则考诗赋,要求考生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具备优秀的文学才能。

进士还需要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殿试分三甲录取。殿试一甲录取三名,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授从六品,直接授官不需要再参加翰林院考试。第二名榜眼,赐进士及第授正七品。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授正七品。二甲十七名赐进士出身授正七品。三甲八十名(后增到130名),赐同进士出身授正八品。同进士出身意思是不是进士出身而按进士出身对待。1838年,曾国藩获得二甲殿试第42名,赐同进士出身,尽管拿了全国统考第42名但没有资格进入翰林院。后来他能进翰林院,走的是湖南人劳崇光和恩师穆彰阿的路子。

站在龚承钧故宅内,望着木格窗内昏暗的屋内,我眼中幻化出他在桐油灯边焚膏继晷苦苦攻读的身影,除了吃苦、天赋,还应有读书之法,不然他走不了这么远。如湘潭现在的学子学其一二,考个北大、清华不是好玩一样的?道不轻传,终不得其法,走出龚承钧故宅院子时不由得生出了一丝怅然。

编辑:杨 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