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大智库>人大研究
人大研究

“德”的考核需把握“三性”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2023年第6期   作者:廖 佚  时间: 2023-06-13   上传:刘杏

完善考核内容体系,明确标准界定,创新方法手段,形成重德、育德、修德正确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同时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充分说明“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当前,加强对高校教职员工“德”的考核,形成重德、育德、修德正确导向,尤为重要。

完善内容体系,增强考核的准确性。一是细化评价内容。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五个方面(以下表述为“五德”),细化“德”的评价内容。可将政治品德细化为忠诚担当、顾全大局、坚持原则、注重理论修养,将职业道德细化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将社会公德细化为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坚持正义、牺牲奉献,将家庭美德细化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将个人品德细化为坚守气节、诚实守信、作风正派、情趣健康等,共20个具体指标,为准确考核德行提供参照。二是明确考核要点。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特点设定考核要点。重点了解学校领导干部和机关关键岗位、重点部门人员在理想信念、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人事安排、经费开支、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表现;重点考察学校基层干部的使命意识、师生观念、办事原则、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掌握普通教职员工的组织纪律性、精神状态、工作实绩、志向情趣等方面的情况。

明确标准界定,增强考核的科学性。一是定量分析确定权重。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德”的考核,为综合评定提供量化依据,更加准确、具体地评价教职员工“德”的表现。在民主测评环节,量化正面评价内容,对“五德”赋予不同分值,同时对20个具体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按分值高低区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确定总体评价意见;在个别谈话环节,把“五德”的反向内容即“失德”制作成问卷,按照“无、不了解、有反映、反映较多”逐个填写意见,统计总体得票率,作为综合评定的重要依据。二是综合评定确定等次。对于综合评定为“优秀、良好、一般”等次的,“五德”20个考评指标分别评定为“优秀、良好、一般”的不少于15项,民主测评总体评价分别为“优秀、良好、一般”的得票率不低于70%;反向内容测评的某项要素“有反映”得票率分别不超过5%、10%、15%,“反映较多”得票率分别为0%、低于5%、低于10%;达不到一般条件或者有严重“失德”情况的,综合评定均为“差”。

创新方法手段,增强考核的实效性。一是坚持采取多种考察方式,实施全方位考核。坚持突出重点,把专项考察与定期考察、随机考察、重大任务中考察有机结合起来,对教职员工的“德”实施全方位考核。在考察内容上,突出不同层级人员的考核要点;在考察时空上,突出在重大任务中考察政治品德、在教育教学中考察职业道德、在社会行为中考察社会公德、在日常生活中考察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在考察方式上,突出建立完善任前、任中、任后三位一体考察机制,融合随机考察、定期考察、跟踪考察、专项考察等方式方法,把“德”的考察贯穿于教职员工工作生活全过程。二是坚持“四评”,实施多角度考核。把“德”的评判权交给师生,要求教职员工述职述廉的同时述德,主动接受上级评、同级评、下级评,注重评荐结合、评测结合、评谈结合。坚持评荐结合,按照上级、同级、下级三个层次确定推荐主体,真正推荐德行表现好的教职员工;坚持评测结合,组织民主测评,分类统计汇总,确保测评结果准确客观;坚持评谈结合,确定谈话对象,并用发展、联系的观点综合评价意见,确保对“德”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作者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