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文阅读>文学
文学

一脉清流入洞庭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   作者:刘铮  时间: 2021-06-18   上传:redcloud
 
 
——《百园庄》读后

 

(一) 
巴陵,临江而立,聚五水而成湖,汇江水而入海。踩下去是水,坐下来是水,一湖洞庭贯连乾坤八百里,润泽湖乡百万民。汇集天下英雄豪杰、文人墨客。
巴陵东南隅,有座巍峨挺拔的黄茆山,北向将大片馒头状起伏的丘陵一揽入怀,静穆蓄势,灵动生花。
丘陵中,康王岭脊上,有一风光秀丽百园庄。民谣:百园庄,座燕窝,倚黄茆,骑龙岭;观日出,汇祥云,玉水长流入洞庭。百园庄不失为一个好处去,东眺云山,西观洞庭。自云山西往洞庭,由高山、丘陵、平原至水域,尤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生动的水墨画。百园庄正处在这幅画的横脉精彩地。
身临百园庄,最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气象的奇妙。它的东边,天空爽冽,欲云便云,欲雨便雨,要么晴空万里。山色丰富隽永,绿色青葱,金黄满目,是村民的栖息地,更是鸟兽的家园。这些村民在原汁的土地上自由生活,悠然面对山野的空旷和孤寂。起伏的山峰在漫长岁月中将村民摔冶成刚毅沉淀的个性。他们勇于开拓,敢于破坏。当他们与既定的生活秩序和现实发生冲突和决裂时,他们坦然面对现实,没有眼泪和哀求的刚烈。他们禀赋着生活本然的现代意识。村歌中吟唱的多是和生存环境有关的意境,充分体现着现实主义。
百园庄的西边,空气湿润,水乡人一路从春水荡漾中走来,所有的生物都被空气浸润过,杨婀柳娜,如水、如诗、如画,便成了梦幻般的风情。风软雨柔,孕育湖乡人俊美与温和。他们尽情享受生活的馈赠,又那么珍惜自己的所有。他们祈求生活的平和与浪漫。那么淡然的一笑,便能驱散凝固的烟尘。他们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浓缩在温柔的风情中。浪漫主义所有的内容在这里尽情展现。
一衣带水,左手女人右手郎,百园庄就这样刚柔相济,脐脉相连。也就是这样,有一条生命或一个精神的影子穿行在这山水之间,追寻着无边山峦的刚强挺拔与大河无际溶纳百川的神圣与美丽。这种生命也慢慢地浸染了山峦、水域的颜色。
就在这峰峦叠障,树冠荫泽的百园庄,有位积劳成疾的母亲,自知时日不多,追忆着过去在娘家被亲人们关爱的点点滴滴,去娘家“断路”——走人生最后一程。母亲躺在垫着棉被的土推车上,儿子小心翼翼的推着车,沿山坳、过田垅、伴溪流,一步一步走去,一路聆听母亲诉说亲人们曾馈赠过她的幸福、美好和关爱。
此时,老母亲已经没有了多少神光,但她仍像蜜蜂一样要吐完身上酿就的最后一滴蜜,像蜡烛一样燃烧完最后一滴泪,放射完最后一缕光芒,努力把思绪里的那一缕深情传给儿子。母亲口讲渴了,儿子就把土推车停在路边,拿出棉签醮着茶杯里的热水,涂抹到母亲干裂的嘴唇上。一路走走停停,几里路程,竟走了三个多小时。
到了娘家,老母亲仍然靠点滴维持生命。饭后,老母亲要儿子代自己去亲人的坟头燃香、烧纸、叩拜。辞别时,亲人们都红着眼,围着手推车,依依不舍。老母亲强撑起身子,枯瘦的双手紧紧抓住三外公不放。都知道,这一别,将是生死两离。
疾病,疼痛蚀骨。临终,老母亲没一句呻吟,没一声喊叫,亦如倔强沉稳的山峦。
因此,在其后的日子里,儿子常常梦见自己的娘亲,看见娘亲在那大片沁人心肺的树木和那一丛丛褐黄色土地中,在那一座座山峦上可以伸手从清丽的空中摘星辰以及藤蔓般千回百折曲曲枴枴的山路,娘亲以山为家,用汗水、辛劳和精血侍弄庄稼、炊烟和四季,繁衍儿女,打发一个个平淡日子。
那个敦厚朴实的儿子,便是《百园庄》的创作者刘奇武,那位老母亲就是他的娘亲。
(二)
与其说百园庄东边远山的崇峦迭嶂显示出刚毅的一面,那么百园庄西边水域却充分舒展着它的慈爱柔情。对这片水域的理解,常常令人有着一种陌生又神秘的状态。这种陌生与神秘是人们无法用目光的表象探测这片水域深度的。作者面对烟波浩瀚的水域反复思索,为何这一汪水域如此深遂又充满这么大的诱惑?以至于千百年来,一位又一位文人诗客涉水而来,临湖吟哦,慷慨高歌?细细想来,他们似乎与这片水域有着宿命般的内在联系,才由一般性的地域河流演变成为一条精神意义上的河流。令人感叹的是这片水域沉淀了太多的精神文化。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传说,经这片浩大水域,宠罩了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在悠悠的岁月里,以博大胸怀接纳万物,孕育后代,传承精典。
 正因为如此,才有一位温柔贤良,朴素勤劳的年轻女孩,从一方水域边嫁往百园庄。婚前,被媒人明言,男方家贫父早故,弟妹多且尚幼待抚养。女孩默默点头,似乎愿意承受这一切。
往后的时光,这位女孩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个承诺。弟妹多而淘气,惹火了急性的母亲,顺便抓着一个点子低的孩子就是一顿揍。这时,女孩就像大伞一样遮挡着,母亲的巴掌有时就不认人的也落在了女孩的身上。
后来,女孩随丈夫进城。她的温柔和善良也从城内辐射到了乡下。她把年迈的母亲和弟妹接进城,一家十口余挤在五十平米的房子内,这一住就是七年。丈夫个性刚烈,有时遇到烦心事,就把火发在了妻子身上。但她总是不愠不火,默默承受。直到后来,她把弟妹一个个送上工作岗位并结婚出嫁。一个隆冬,五弟薄衫单衣,冻得瑟瑟发抖。她把省吃俭用的钱,买来一件黄色军用棉袄,给五弟穿上。五弟脸现红润,心里顿时升腾起无限温暖。数年后,这件黄军棉袄被五弟穿破了又补,补了又穿,却一直舍不得丢,破烂得实在不能再穿了,就把它改成忱头,再又改成棉袜子。就这样,这件棉衣的繁华与消熔,一直伴着他恋爱、结婚、生子。
甲子年初,风霜削人。六十岁余的她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了。纸钱包着悲痛,香烛流着清泪,她走完了短暂又平凡的一生,五弟也因此失去了一位如母的长嫂。长嫂坟前,青烟缕缕,忽散忽聚,忽远忽近,一陈凄冷的寒风过后,万事成空。但长嫂给后来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风范,印证了这方水域边千千万万像长嫂一样的女性成就的这条精神的河流。
(三)
人生悠悠,令人唏嘘。
忽然想来,站在百园庄的分水岭上,观望从湘东云山初露的晨曦到西边那片水域的落霞,日复一日,作者的人生之路也迈出了匆匆数十载,但二者之间似乎仍有着隐秘的内在联系,山峦的坚韧刚强,大河的博大柔韧,锻炼出两种不同本质区别的品性和文化,这历史的、地域的、文化的传承,渗入到了他的血脉与骨髓,并潜移默化,成为他心中久久缠绕挥之不去的情。这种情自然而然的流露在作者不同题材的作品之中,因此也成了他创作这些有关山丘、湖泊文字的动机。也可以说,东边山峦西边水域中轴的百园庄便是作者一生不可缺少的灵魂栖息之地。
正因如此,平静如水的空旷与不平常的执念常常在他为人为文中体现。乍看去,刘奇武文质彬彬,说话轻声细语,有条有理,举止镇定从容,仿佛秋天静静流动的深水,但他的另一面有着生冷硬倔“牛犊顶橡树”的犟劲,他的文字行间里蓄满突突向上的勃郁之气和冲决之力,表现出“水中吐火”的纯净与热烈,显现了他对文学的挚爱与坚贞。
前辈作家把“为人生而文学”作为文学的纲领。作者继承这种文学传统,而以新的视角、新的体验来面对,把人的生存状态和对人类的悲悯之情作为文学的任务和使命,从职业上的为民履职到文学艺术的创新求为,充分体现他一个基层“官员”和一个知识文人双重人生在社会和文化中的清醒。这些在他的纪实散文《康王人筑起铁壁铜墙抗疫情》中,在他的《乐以文化亮姿色》中,在他在写南湖的散文诗歌“我呐喊着,你既从浑浊能变为清澈,何不保持一份沉静和纯洁”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如母的长嫂走了,我请了一天的假,狠心定意,召集兄弟子侄,说明‘非常时期,丧事从简。一不唱歌坐夜,二不吊唁行香,三不放炮鸣铳。这是时下的形势,也是嫂子的心愿。’说完不停地鞠躬。”对这位把弟妹拉扯大到自己灯灭油枯离世的长嫂,干公职的弟弟完全有能力体体面面、隆隆重重为恩嫂办丧事,以报养育之恩,也在情理之中。但他觉得,时值疫情,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为了村民健康安全,只能忍痛谢客。这种心中时常装着百姓,装着他人,希望他人都平安快乐幸福的公仆情怀和文人情结完全归于他良知的使唤和人生价值的取向。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正因为此,在《家的温暖》中,“家是我停靠的港湾,是包容我的大海,是我返程的方向。三岁的孙子布布粘奶奶,但天真、淘气,有时鲜嫩雪白的皮肤上鞭条,红肿出一道道伤痕。长辈一丢帚条,布布依然我行我素如脱缰野马。有时,他知道错了,主动问寻帚条在哪?递与大人甘愿受罚……常常告诫儿子,岳父岳母年近古稀,为了外孙两地奔波,两老恩重如山,定当孝顺。”把这种温度和温情和大爱往下传递传承,正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方向和圭旨。
当今的刊物,网络文学,大潮澎湃,泥沙俱下,文学操作难免不乱眼迷人。他的心境有时也有空旷寂寞,有困惑有尴尬也有无奈,但他依然追求广博、旷达、深沉且细腻,运用的依然是负重若轻的杂家笔法。他的作品,无论是这本散文集还是他的另外的小说、诗歌或是杂文,都如从心灵的净水中喷出的水,亦如从心灵的圣火中生出的莲。他的行文风格平易、亲切、坦率、真诚,是行云流水般的自如潇洒。他的实话巧说,长话短说,摇曳多姿,不落俗套,平朴中见文采,淡泊中寄至味,正是他这种价值重心,意义指归的文体,《应是履齿印苍苔》才那么的感人。文中他用至真至情而又朴素无华的语言,叙述了他家境的窘迫,对事业的执着和心中的遗憾。“一个麻鞭水响季节的下午,父亲走了,躺在那老式木床上,没有气息,仍张着口,瞪着眼,似乎奢求亲人给他那在世时永远没有填满的肚子最后一顿饱餐,似乎期盼着他生育抚养的七个儿女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能瞬间长大成人。他没有如愿。仓促寒酸的葬礼,一具又沉又重的杂木棺材,仅一下午就匆匆装拼完就,在族人帮助下装殓完毕,划着船,蹚着水,运着棺材过河翻山,送父亲入土为安了。”为人子无能遂愿为其送终,深哀巨痛,人各有至亲,此情此景,焉能不令人伤悲,焉能不令人垂泪。也因此,该文在省部级媒体举办的征文大赛中,在数百篇文章的数百万点击率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大赛一等奖。
古今至文多血泪。刘奇武的文字是用心血写出来的,从那些篇什中,让读者感到文字的神奇力量。他的作品构思新颖,立意深刻,可读性强;散文含蓄、细腻。《潇湘玉树花常开》开篇,“在文学界,谭伟辉的大名正如她微信名‘开花的树’,在众多文友心中早已枝繁叶茂,在文学芳草园内,早已成了一张靓丽的名片。”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读者,接着,一连串的形象行为描写,让人不看下去都觉得遗憾,一句“细瞧小妹,朱唇微启,一颦一笑,尽显矜持优雅,那份精致不仅是外表展示,更源于温文尔雅的内涵和修养……于是,我举手投足不由得在她面前规矩起来,魅力的感染力,有时能够穿透另一个灵魂。”一个“雅致的才女”浑然呈现在眼前,“以文会友,气氛应该轻松愉快。眼前的谭美女又似乎显露的是一副心高气傲不苟言笑的样子……转念寻思,在微信公号内,每次发刊,她的点评总是如影相随,剖析深刻,精彩独到。点评留言总能画龙点睛。寻思至此,一丝敬意掠过我的心头。”寥寥数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情深意浓的真切女子。文章语言优美,读来酣畅淋漓,同时,作者的侠骨柔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也感动了很多热心又有文化内涵的网友的点赞和留言。网友叶舟在留言中评,刘奇武的文章,纵横捭阖,嬉笑怒骂,极近洒脱;但在写谭伟辉的这篇文章中却是有些收敛的,在自带光环的美女面前,自是少了些轻狂和张扬。刘奇武不愧为资深文化人,他善于捕捉细节,洞察秋毫,多层面,深层次地刻画人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立体的形象,触摸到一个有趣的灵魂,感知到她独特的人格魅力。此外,在他的散文中还显现着豪放、大气。《情有独钟千亩湖》中,“如果把一泓秀水的南湖比作岳阳城市的客厅,那千亩湖就是悬挂在客厅的一幅浓墨丹青画;如果把南湖比作天生丽质的大家闺秀,那千亩湖就是楚楚动人的小家碧玉。”以大手笔、小手法勾勒出了千亩湖的壮观美景。在千亩湖畔的《叙茶坊》中,“叠叠心事在翻腾的沸水中慢慢舒展,红茶如红颜相伴,仿佛进入岁月的时空,瞬间情思泛滥,思绪泉涌,换来满笺情思长。尘世间烦恼忧愁、喜怒哀乐,煮进茶里,淡淡的苦,浓浓的香,廖廖的寂寞,满满的情怀……享受如此静寂,才知脱俗的安好。人生如茶,有涩有香。放下负累心中留下一缕清香。”作者的豪情和超然跃然纸上。
他的《呦西,我的好兄弟》,语言诙谐、幽默,把个从山里走来到经济活跃地方的汉子,尽管地域、环境、条件变了,但俭朴、情真、有理想的新型青年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我想,一个没有丰富的情感和扎实的文学功底的人,是断然写不出如斯文字的。
(四)
天道酬勤。作者今天的成功,除了历史的、地域的、环境的因素助力外,更多的是他勤奋。所以,他的成功是必然的。
刘奇武从一个懵懂青少年,考入机关吃“皇粮”,他的文字从上油印刊到上《人民日报》,从发表的“罗卜条”“豆腐块”到整版整篇,每每操劳总是夜熬三更、闻鸡起舞。
认识刘奇武已有数载,那时,我高中毕业,干着临时代课和基层干部的营生,因为喜爱文字,就常到他所在的乡政府驻地跑。他每每有文字发表,总是非常开心同大家分享,几年下来,他的几个剪报本花花绿绿贴满了他在全国各地发表的作品,令人艳羡不及。闲时,他总是耐心介绍外面老师文学新闻创作的见闻和外地的激励机制,介绍个人文学新闻创作经验。临近餐饮时间,他总热情留朋友在机关吃饭,机关食堂油水好,在那个还不富裕的年代,好友总是在机关能吃上几大碗饭。
其时,乡里还有写文艺新闻的在乡教育组当组长的作者袁继初,他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和对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和对教职员工的关爱,令人敬佩。他脾气大,大得像桐子湾中学山上的油柞树,瞬间能点得火燃。遇到教书不认真的教师,他在哪里碰到就在哪里批评,毫不留情。吊儿郎当的老师远远见到他都退避三舍。
也许是情性相投,每每看到,他总是远远的喊,询问最近有什么新作发表。他有新作发表总是讲给我听,我一旦有作品发表他总是比自己有作品发表了还要高兴,拿着我的作品在全乡教师大会上表扬,要求那些科班出身的教师努力学。
也因此,全乡有新闻亮点的三人成了忘年交。正在这时,在热心的县文联副主席赵煜恒的介绍下,当地这些文友认识了来本地社教的市里作家刘祖保。刘祖保老家在湘鄂赣交界的“三田一洞”的大山深处,来市里工作多年,仍憨憨的样子。一有空,他就带着刘奇武和我在内的当地文友们唱歌跳舞、创作和采风,留下了很多美好的故事和回忆。同时,还邀请来了张步真、彭见明、水运宪、李自由、陈亚先等一大批知名作家、记者为文艺青年谈创作和《人民日报》及《当代》《芳草》杂志等多家编辑讲座。后来,在乡政府刘小良、胡迪秋、黎明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刘祖保又邀请省、市作协帮助当地青年刘晓钟、杨志荣、岳文、许淑纯、刘晓萍、双萍等创办了《北港》文学社,一时间文化活动风声水起,蓬勃的文化氛围极大地陶冶了年轻人的情性,助力了当地青年乐观向上、干事创业的热情。也因此,刘祖保成了众多年轻伢妹心中偶像,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甘当铺路石,培育了出了一大批文学青年。
在三人的带动和刘祖保助力下,这个乡的文学新闻报道异常活跃,多次受到县、市宣传部门的表扬。
这个受益与刘奇武奔放性格、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工作的同时,他广结善缘,广交朋友,有工人、农民,教师、医生、商人、电工、放映员等等,总是热忱以待。就这样,我去乡政府跑得多了,就熟悉了他的家人。印象中,刘奇武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她的父亲是个村干部什么的,或许是平时教育优良的缘故,她的脾气特好,好得一辈子没有同人生过气。每每朋友去他家,他爱人总是把家里最好的食物做给大家吃。诸如过年的腊鱼腊肉,大多半都是朋友们吃了。他的妻子有七个姐妹,都是一米六七的个子,长得亭亭玉立,苑若天上仙女,春秋时节,穿着清一色的白色、蓝色、红色各异的衣服,甚是引人注目。好就好在他的妻子总是热心将自己亲姐妹介绍给优秀青年做女友,这个行为就令人感动和刻骨铭心。
他们夫妻温暖待人,亲情无私的境界已到了极致。那一年,我去中国石化基地进行新闻培训,行前去同他夫妻辞行。奇武见我穿得寒碜,马上要妻子从衣柜里把自己崭新的的确卡中山装给我穿上,一边说在外见的人多,要适当讲究一下。第二次,我去湘西做生意,尽管手续健全,为了避免路上关卡折腾,他又把一身工装制服叫我穿上。凡同他夫妻打交道,他俩总是用心细细的想着他人。这个习惯对他们来说多年来已经形成了顺乎自然的行为自觉。世事难料,近些年,他的这么一位贤良的妻子突然生病了,而且一病就是几年,前后去医院治疗六十多次,身体瘦了几十斤。但是,尽管憔悴,当她每次看到亲邻时,脸上依然徜徉着微笑。因为病得深沉,为了不拖累丈夫,终于有一天,病萎萎的爱人吱呀地轻声告诉丈夫“我们还是离婚吧”。听到这,刘奇武一惊,如觉平地惊雷,回忆起夫妻过往恩爱互助的点点滴滴,千言万语涌上心头,随后眼泪汪汪,就抱着妻子哭。他轻声又耐心地对妻说:“我们夫妻多年,多少风风雨雨都走过来了,以后的路,我们俩不离不弃,我将坚定的陪伴你一直走下去!”
纵观刘奇武这些为人为事,他的作品能写出的真情厚意打动人心,就在情理之中。
(五)
刘奇武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开始写作,至今创作的作品已有数百篇,发表在各类刊物上,他现在已申请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今天,他的散文集业已完稿,并正在创作另外两部地域文化和情感文化的小说《山水间》《转身》。
作为湘北地区一个基层文化站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静下心来写作,那种宁静致远的心境,那种对文学的孜孜以求,无论如何是值得称颂的。刘奇武正是奋发有为的年华,衷心祝愿他有更多好作品问世,我也坚信,他在百园庄西边这片广大的水域里,一定能自由的遨游,奏出精彩的乐章,为我们的文学百花园增添异彩!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