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文阅读>文学
文学

郑板桥“难得糊涂”之我见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   作者:姜寿康 黄河  时间: 2020-11-05   上传:redcloud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3岁丧母,由乳母费氏抚养长大,自幼生活清苦,喜爱作画,年长后便以卖画为生。其26岁设塾教学,40岁中举人,44岁考取进士,曾当过山东范县、潍县知县,12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目睹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在职期间他的施政措施遭到当地豪绅抵触排斥,终在1753年(乾隆十八年)去职。
自此,郑板桥落魄回乡以卖画维持生计度过了他贫寒且有气节的一生。他一生只画兰、竹、石,最知名的作品是那幅“难得糊涂”的书法作品。郑板桥称自己所画的兰、竹、石加上自己可为“四绝”,由于画技高超,他的书画广受人民喜爱。
一纸“难得糊涂”使清代画家、文学家郑燮——郑板桥誉享天下,却也道出了他一生处事为人的宗旨。
其实,郑板桥从不糊涂,他之所以兴叹“难得糊涂”,自有苦衷在。著名文学家朱铁志认为,郑板桥其实是一个极其清醒的人,唯有清醒、正派、刚直、不阿之人在面对谗言无力时,才会有“难得糊涂”的感叹。“难得糊涂”的难在哪里呢?难在他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疾苦不能无动于衷,所以他只能假装糊涂。在《读书参考》一文中,“难得糊涂”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面对官场的黑暗,他只能以难得糊涂自保其身,第二种是他看透世态,对世事了无牵挂,糊涂一点让生活更幸福。
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心中不觉帐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强好胜,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于是,他挥笔写下“难得糊涂”。因此,它被称之为真乃绝顶聪明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迸发出的愤激之词。
“难得糊涂”的题书背后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公元1740年秋,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往潍县,上任之时遇到百年一遇的蝗灾,钦差大臣姚耀宗却漠视民情,置身事外,反而找他求画,郑板桥便以鬼画讽刺,其妻相劝:“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作糊涂嘛!”郑板桥怒言:“装糊涂我装不来,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糊涂更难!”这番话后来就成了“难得糊涂”的自注。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糊涂更难,难得糊涂,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台湾徐兰州评价这句话,似乎喻人凡事不要太认真,得过且过,聪明者有俗庸之智慧,有赖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才能培养完美的性格,以人育聪明并不容易。苏东坡诗云:“人皆养儿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所以聪明人难做。
那什么是糊涂呢?糊涂分两种,一种是真糊涂,懵懵懂懂处世,似乎装不出来,与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一种是假糊涂,是非黑白了如心,偏偏装良莠不分,即由聪明转入糊涂了。根据郑板桥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违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行为,无疑是一种痛苦与折磨,聪明人基如道理良知有所为,而要他装糊涂而无所为,的确很难。所以徐兰州认为,郑板桥这段感慨难得糊涂的题书具有非常感性的心路历程,也是知识分子从政后无法展现宏伟抱负的一种抗议之声,这种“心理调节”乃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以“难得糊涂”的为人处世之道求得心灵的短暂安宁。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