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文阅读>文学
文学

特级教师陶妙如先生的套路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胡乐思  时间: 2018-01-18   上传:redcloud

国学是一门看上去玄之又玄,感觉起来又虚无缥缈,于现实而言死而不僵的学科。自然,国学课也近乎樗树一样大而无用,研习国学的人似乎都是群书呆子,在科举废除一百一十余年后,国学课堂冷清了许多,但陶老师用她的套路改变了这一局面。

作为受熏陶而成的书呆子中的一员,基于以前的认识,在上课前我认为高中阶段的国学课无非是建立在晦涩而沉重的经典上,孔夫子似的老师在同台下的学生们谈论着虚有其表的“大学之道”。同学们则恍恍惚惚,课后若有所得,旋又抛之脑后。然而情况似乎有更妙,我们的国学课恰好在下午第一堂,纵精神再好也难免倦意。但陶老师的课堂效果同我的预测完全相反,陶老师的课上并没有等身的经典,并没有不绝的唐诗宋词,也没有耳熟能详的之乎者也。而更像是在聊天,聊着聊着下课铃一响,陶老师潇潇洒洒地一走,幻灯片还剩一半,课题刚展开,课就结束了。这一切同我所学的国学毫不沾边,课上的内容谈论的竟是《诗文里看中国爱情与婚姻》。课后受震惊的我用半文言写下了《国学无用论》作为作业,又隐隐约约觉得不当,便又加了《国学有用辩》。心中稍稍放心的我,交上作业后仍觉得我是在作死。

然而,第二周的国学课一切正常,陶老师像之前一样讲课又准时离开。我的作业本发下来时,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的“优作”。两篇文章则旁注了“很好,请上网。”尽管同周围靠认认真真做笔记得来的相比,我的少了“请传阅”。但是我仍十分纳闷,总觉得不对劲,因为这同我之前的经验背道而驰,我思索良久也没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只得放于一侧。抬头看眼当日的课题—择偶的标准。我苦笑一阵,心说:“择什么偶,要是有女生看上我就好了。”于是不再思索“优作”二字。

尽管我对陶老师的课堂感到震惊和诧异,但我仍坚持完成每周的国学作业,除非有意外打断。陶老师也支持我们写下国学课的点滴感悟,甚至发下手机让我们打文章。可是她好像对我们所写的文章好坏并不在意,常说:“倘若真不知如何写国学笔记,记流水账即可。”但我认为无论怎样从立意上绝不能如此敷衍。

陶老师格外喜好对对联,上课前她常常会在黑板上写一句上联并要求我们对出下联,即便对的狗屁不通她都会想方设法地帮你说圆。有一节国学课她看着明媚的阳光,随手写下“窗外阳光灿烂”。我则率先对下“堂中桃李芬芳”。但接下就乱来了,且不论平仄用词,有的连字数也未能对上。还有的则写上“屋内死气沉沉”“副本掉率感人”“作业实在太难”等等牛头不对马嘴的下联。而陶老师不但没生气,反而一一加以评价与修改,并把错误的短语结构全部说圆。我在下面又好气又好笑,最后,陶老师竟指指室内全开的灯光说:“我出上联可是提醒大家节约哟”。

如果从这上面来看,我觉得陶妙如先生无非是个很没名堂的老师。我是这样向我爸说,一位高中语文老师,也是我的国学启蒙人吐槽的。

但我爸听完后闪过一丝微笑,对我说道:“你是不知道妙如先生的套路,高中三年算下来你们有几节国学课?至少百余节吧,百余节国学课对应百余个话题,你的国学作业不成为了百余篇高考议论文了吗?只要你参与当中就算是记流水账也有百余条素材。国学课其实同你们的高考息息相关,至于对对联,多表达几次不就提高了语言的精练程度吗?我爸说了很多,最后总结一句“特级教师毕竟是特级教师。”

看来陶妙如先生的套路真是深不可测,我们国学课上的种种怪象,譬如“家庭防腐剂”“唐太宗的水火交融”,“唐僧是个好CEO”也便说得通了,由此看来,陶老师的教学风格正应和着“润物细无声”。把国学课上出了现代的迹象,从而走出了传统之拘泥。可谓教起百年之衰。学生们一课一得,三年下来积土成山聚水成海所得不知多少。联想及此,不禁对陶先生更加佩服。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