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立法

花垣县推动立法保护边城茶峒历史文化名镇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建斌  时间: 2017-11-06   上传:redcloud

近日,在花垣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边城茶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草案)》提请会议审议。这意味着花垣县在争取通过立法来守护边城茶峒的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边城茶峒,在沈从文等文人墨客笔下,仿佛是夕阳映照耀下的老人的凝眸回忆,她惊艳的美,让无数游客流连沉醉。然而,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天平却常常发生倾斜。

  曾经的古色古香的青石小道被违法修缮,古老绵延的城墙被拆毁,传统民居结构被改造,远古人类遗址药王洞险些被毁,甚至,她的本名“茶洞”也被改来改去。长期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呼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这座“世界的边城”,但由于缺乏应有的法律法规保护,加上民间对名镇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不足,以至随意搭建、拆旧建新等现象十分严重,建设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种种现象表明,用法律之剑来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已刻不容缓。

  名镇立法保护条件逐渐成熟。早在2013年,县人大常委会在经过扎实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审议通过了《边城茶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对古镇的保护有了规划层面的依据。同时,面对各界群众将边城茶峒古镇的保护纳入法治轨道的呼声,人大代表顺应民意,汇集民智,在2015年3月召开的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花垣代表团中的11名人大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制定边城茶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的议案》,经州人民代表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审议,建议大会主席团作为议案处理并获通过。2016年,该议案被列入州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同年8月,花垣县人民政府向湘西州人大常委会申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边城茶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立法项目并通过了州人大法制委员会的论证。2017年3月,花垣县成立条例起草领导小组的起草小组,着手起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边城茶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草案。

  起草小组成员来自各部门和各行业的专家。起草小组还特别委托湖南省立法研究会会长王汉连为起草小组成员,参与和指导条例草案的起草,增强了条例的科学性、可行性。在起草过程中,还得到了州人大法制委、教科文卫委和州政府法制办等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立法工作启动后,起草班子日夜兼程,坚持立法程序,收集各种资料,先后召开县、镇两级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于4月份形成初稿。随即又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和原居民代表、专家座谈会、听证会和论证会,反复征求意见,并通过县电视台、县人大网、政府网站等各种媒体征求意见,条例草案先后十易其稿,最终在本次人大常委会上提交审议。

  条例草案切合边城实际,分6章48条,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再到法律责任的明确,基本涵盖了边城茶峒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关于保护的范围,条例草案并分设了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符合边城茶峒历史文化名镇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有较强的操作性。

  县人大法制委的审查报告指出,该条例草案的各项规定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与地方性法规不矛盾,起草过程完全符合立法程序的基本要求。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审议时认为,条例草案在研究边城茶峒的历史价值、现状及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突出了“世界边城”和“文学边城”的历史定位,突出了地域特色和地方民俗。

  列席会议的县人大代表、法律专家隆海鹰认为,条例草案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及保护原则明确,保护和管理措施规范、合法、适当。

  常委会会议通过充分审议,一致认为,条例草案对保护和合理利用边城茶峒历史文化资源、促进花垣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致表决通过了条例草案。

  下一步,花垣县人民政府将按照法定程序,将条例草案报湘西州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再经程序报州人大常委会审议。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