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法治社会>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看国外如何除雾治霾?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人民之友》2016年第6期   作者:曹 众  时间: 2016-06-15   上传:redcloud

制止环境污染的发生最省钱,污染后才想到治理最烧钱。

  

似被烟熏火燎过的德国科隆大教堂。

 

1998年8月,东京,川崎高速公路尾气受害者家属抱着受害者遗照上法庭。

 

每一起重大历史事件,不光给世人以警醒,还是一场变革的触发点。涉猎国外环境治理逸闻,或许可见端倪。

 

珍视过错的“疤痕”

欧洲第二高教堂,哥特式建筑的巅峰之作——德国科隆大教堂,时断时续、精雕细刻了近700年。如今,它却总是黑黢黢的,似烟熏火燎过。究其原因,罪魁祸首是污染!

十九世纪,科隆发展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德国最大的褐煤生产基地。城市上空泛酸的空气侵蚀着科隆大教堂的每一寸肌肤。到了二十世纪后期,由于长期受到工业废气和酸雨的覆盖与腐蚀,教堂的两座塔由原来的银白色变成了黑褐色。

当地文物部门为恢复教堂原貌,曾经不惜成本,用莱茵河水为157米高的双塔“洗澡”。尽管,这不能完全恢复它往日的瑰丽神采,但至少也能比这黑黢黢的颜色显得清新了许多。

后来,科隆市议会了解到了这个情况。他们认为这是历史的“疤痕”。于是大胆地作出了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决策:保留大教堂被污染的原貌,以警示后人。

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随着历史的车轮在不断更迭。如今,德国人对环保态度更加凝重。

在德国,树木是城市中最宝贵的公共财产之一,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如果想移动或砍伐任何树木,必须要向政府正式提出申请,否则就涉嫌违法。德国许多大城市中心都设有自然保护区。在科隆大学周边,就有绵延几公里的草坪和绿树,人们可以在这里休闲、娱乐,甚至踢足球,野生的鸽子、兔子等小动物随处可见。

 

史无前例的雾殇

十八世纪后,英国借助工业革命综合国力迅速窜起。与之相伴的是,到了二十世纪,伦敦以其绰号“雾都”闻名于世。那时,著名的巴特西发电厂浓烟滚滚,高耸的烟囱则成为了伦敦显著的地标之一。

如果没有 分享到 0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