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文阅读>随笔
随笔

“凤凰男”过完年不要再唱衰故乡了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人民之友》2016年第2-3期   作者:苏子川  时间: 2016-05-12   上传:redcloud

随笔ï¼?-3期)(图一)AA_副本.jpg

 

 年过完了,很多从农村老家返回城市工作的人,心情却很不爽。写一篇返乡笔记,简直是饱蘸悲情;说一桩老家往事,就是喟叹“故乡沦陷”。
    这种叙事方式已成套路,这类情绪表达已是积习。只不过,每年又都在找些新的由头进行加工罢了。比如,今年普遍采用的是“上海女孩跟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吃第一顿就要分手”的帖子,虽然后被证实此为假新闻,但像这类网络红文以前也是随处可见,如《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个农民儿子眼中的乡村图景》算是代表作。
    上海女孩晒出的让很多城市人难以直视的晚餐,很多返乡者呈现的乡村凋敝图景,确实也是真实乡村的缩影。甚至,有时还属于美化升级版。我也常带着女儿回苏北农村老家,面对遍地泥泞和荒草封路我也会望而怯步,面对蚊蝇乱飞、蛆虫蠕动的茅坑女儿也会心存畏惧,特别是面对传统文化消亡和情感伦理衰减,我们也常会觉得故乡不够美好。
    乡村看上去有些荒凉,乡土社会存在着失序,但我更想说的是,绝不能因为这些,就看不到乡村那些新鲜的东西,就割断了与故乡的情感纽带。对待故乡,不能只知道简单粗暴的呈现,而不知道进行悉心的整理分析;更不能把故乡简单变成倾倒个体情绪垃圾的地方,而不是视为进行救赎和责任担当的所在。
    “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是一种暂时的身份迷茫,但是,它不应该形成长久的情感迷失。如果返乡者只是以“城市中心”的话语体系去看待乡村,只是采取悲情化的叙事方式呈现乡村,而不去描绘乡村的新鲜活力,不去展现乡村希望光亮,那种兜售出来廉价的乡愁,其实就是不负责任的个体呓语,甚至是“消费乡村”的野蛮行为。
    过度诗化和盲目唱衰,是对待乡村的两种很不理性的姿态。田园牧歌和衰败凋敝,是乡村社会在特定阶段的存在,是人们依据特定时期的价值观念做出的评判。但是,它们都不足以涵盖乡村社会作为文化存在的全部。特别是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去了解乡村的内部信息,需要蹲下身子近距离倾听乡村的内在呼吸,需要以更加宽容悲悯的心态去触摸乡村脉搏。只有如此,人们才能因为真正懂得乡村,来完成对自身生活的重新审视和重新建构。
    在今天,城市与乡村,非常需要在灵魂深处进行平等的对望。故乡真的不是让城里人拿来表达怀旧愁绪的,不是让“凤凰男”们进行田园抒情的,更不是一种被扔在废墟的文化垃圾。故乡有自己鲜活闪亮的生命存在,有城市匮乏的文化源理。从乡村搬进城市的人们,更要懂得将传统乡愁与现代文明进行对接。梁漱溟曾说,“从乡村开端倪,来创造一个新文化,创造一个新社会制度”。我们看待故乡,如果不放在整个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大系统大框架下进行理性认知和积极重建,就只会变成是矫情、简单、粗暴的情绪表达,于个体、社会以及国家,都无益。
    如果游子真的懂得故乡的秘密心脏,就不会再感叹什么“故乡沦陷”了。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凤凰男”,真是不要过完年就忙着去唱衰故乡了。最应该做的,就是在联结乡村和城市的那根长绳上,串起闪亮的珍珠,来让更多人看到光亮,看到希望,积蓄力量。■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