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文阅读>随笔
随笔

我们需要怎样的社会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人民之友》2015年10期   作者:洪 波  时间: 2016-03-01   上传:redcloud

随笔ï¼?0期)(图一)_副本.jpg

 

  安徽淮南扶老事件,应算阶段性的有了结论。警方经认真调查取证,认定女大学生扶起倒地老人反被要求担责之争,为交通事故,女大学生负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
    此事几经反转。在媒体报道中,此事最初是女大学生扶老反被讹,接着是多人指认老人确实被女大学生撞倒,接下来双方各有证人,网络上对双方质疑不断,而关键视频缺乏。现在经派出所、交警大队缜密工作,结论作出,双方还有提出异议的机会。
    不必讳言,事件发酵过程中,主要的舆论倾向于女大学生扶老被讹,从而为一段时间来“扶老有危险”的说法作进一步的背书。有的网络媒体还再次集中被报道过的各种“扶老被讹”事件,加强人们的印象。
    我对此事的发展,首先关心的是为什么视频会被认为具有关键的作用。固然,如果视频存在,那么“有图有真相”,一望可解决许多争执。然而,我们这个社会,摄像头的数量和密度都已经可以在全球首屈一指了,仍然会经常遇到“关键视频缺乏”的问题。这里面,有视频不翼而飞,有关键时间、关键角度可疑地缺乏,但恐怕也确实不无监控真的存在盲点的情况。但是,一个社会出现任何事情,最后都演变成调看监控,没有监控就好像无法作出结论,这是不正常的,甚至可以说,一个离不开监控的社会是可耻的。世界上生活着几十亿人、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似乎只有我们才特别需要无所不在的监控,离不开一言一行的盯梢,否则就可能什么事情都说不清楚,难道这不可耻吗?
    现在,安徽淮南扶老事件被定性为交通事故,而不是一起讹人与被讹的治安事件。如果这不全是监控的功劳,我将感到一点欣慰。虽然调查费力,毕竟我们还是可能不依靠监控而弄清楚一些事情。我们固然要依法治国,固然要证据,但也并非仅此就足以治理出一个好社会。例如两个人在场,一个人甩了另一个人一耳光,然后说“你没有证据”,于是打了就白打了,这难道应该加以理解、被认为正常吗?一个好社会,是需要道德在场、良知在场的。
    我对媒体一遍遍强固“扶老麻烦多”的社会认知,也深不以为然。可能,这样的事情确实发生过,也发生过不止一起,每一次都报道一下,然后再集纳起来,能够塑造出“不要扶老人”的共识。倘若同样的办法来运用一下,那么这个社会有哪个人群可以得免于恶劣的刻板印象呢?以职业分,哪个职业都将因此而变成坏人群体;以阶层分,哪个阶层都会因此变得恶名昭彰;以年龄分,除了小孩无辜,哪个年龄段都将因此成为恶人,甚至小孩也不免于“熊孩子”的抱怨。但这样是否能够代表社会生活的实际呢,是否能够让人感到社会还有可以期待的东西呢?
    我们是否认为,把监控完备到没有缝隙,治理才会变好;我们是否认为,将每个人群都污名化,才得到了社会生活的真相?这是值得回答的严肃的问题。■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