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文阅读>随笔
随笔

不要丢掉对手艺的信仰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人民之友》2015年第6期   作者:苏子川  时间: 2015-07-16   上传:redcloud

随笔1_副本.jpg

 

 作为一名纸媒的老兵,我最近经常听到同事在哀叹前途迷茫,朋友圈里也常有报社裁员的消息,很多报纸广告都出现断崖式下滑。
    对报社来说,裁员肯定愿意让能力差的走人,把优秀的记者、编辑留下来,希望靠他们的技术和思想,来做重新崛起的梦。这种状况也让我想起父亲以前经常教育我的话,叫“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拥有一门手艺,何止是饿不死,而是绝对可以活得很体面。我以前曾在《散文》杂志写过一组关于手艺人的文章,其中写道,“对于真正的手艺人来说,手艺,从来就不只是一种活计,一种技巧。他的内心深处,已植入了手艺蕴藏的思想精神;他的行为意识,已牵引于手艺赋含的人生哲学。”
    真正的手艺是有思想的。我特别喜欢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说的那句话,叫“我是手艺人——我懂手艺”。真正懂得手艺的人一定会明白,手与心相连,而机器是无心的。由于手工艺的作业是心之作业,里面自然容易包括着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遗憾的是,这些年,人们对手艺越来越没兴趣,做什么事都讲究工艺,制造出模板,来进行批量生产。很显然,这有利于实现“短、平、快”即时利益,不过,也造成人们心浮气躁,让“技近乎道”的文化源流不断枯竭,做出来的产品也就越来越没有品质灵魂。对个人来说,也就越来越缺乏专注创新的精神,缺乏将技术与艺术进行完美结合的能力,最终自然也就丧失了个体竞争力。
    前段时间,芒果台热播《我是歌手》的时候,很多人都把目光盯在李健身上,夸这个男人有才,人长得帅,衣服穿得靓,段子说得好,爱情婚姻让人羡慕嫉妒恨。还给李健贴了很多标签,有的俗称“男神”,有的端着称“音乐诗人”。很多媒体在挖掘李健到底是怎样完成内外兼修的时候,选择把目光盯在了他的书架上。
    李健读的书很多,不少都属冷门,比如,奥威尔的《1984》、《茨维塔耶娃文集》、加缪的《异乡人》、西蒙·沙玛的《风景与记忆》。李健还收藏了一本盐田米松的《留住手艺》。这是一本采访日本最后一批传统手工艺者的书籍,内容有点伤感怀旧,也是在说那些“手工”一下一下做出来的东西,是有体温的,让人感觉温暖,感到真诚。盐田米松这本书以及他关于日本手工艺太多的文字,我也都非常喜欢。这书摆在李健书架上,让我觉得李健可能是从盐田米松那里,找到手和心完美结合的灵感,懂得音乐也是一种手艺的思想吧。
    说到手艺思想,我也想到另外一个话题,叫“工匠精神”。如今,这可是一个热词。工匠精神的特点,也就是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品质唯先,追求完美和极致,努力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说起工匠精神,很多人都推崇德国人那种坚定、踏实、专注、投入的精神气质。不论日本的手工艺,还是德国制造业,被人们推崇的手艺之美和工匠精神,在我看来,也都是因为没有丢掉符合生命和自然的那些宝贵东西。简单地说,也就是初心,而不是浮躁。
    不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国家,都不应丢掉对手艺的信仰。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不论世道如何变化,不论行情如何变迁,人只要把手艺做好,就一定可以活得有尊严。所以,我认为,做报纸的还是先安心把文章写好,唱歌的还是先用心把调子练好,相信任何时代都不会辜负技术和思想。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