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85309264 | 收藏首页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湖南人民之友>人文阅读>随笔
随笔

担当 博学 宽宏

http://www.hnrmzy.com  文章来源:《人民之友》2015年第2-3期   作者:廖 健  时间: 2015-03-27   上传:redcloud

2ã€?期(图一)_副本.jpg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清末湘军统帅曾国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一生“立功、立德、立言”,留下了许多饱含哲理、意境深远的人生感悟,值得我们用心领悟与品读。
    关于干事,曾国藩在《治心经·诚心篇》中说:“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这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担当精神,异曲同工。具体践行“为官避事平生耻”,关键要做到无私、无畏。无私,就是以公心,干事业。当官发财,自古两道。我们既然担任了公职,选择为公众服务,就要摒弃私心杂念,守住清贫寂寞;就要打消发财的念想,断掉名利的诱惑。无畏,就是讲真理,敢碰硬。“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克强总理说:触及人的利益,比触及人的灵魂还要难。在坚持真理并非一帆风顺,恪守原则亦难顺风顺水的当下,我们尤其需要一份追求真理的执着、独立思考的品格和不怕得罪人的胆量。
    关于读书,曾国藩有很多非常精辟的治学名言。他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曾国藩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以转化为个人的人格,深信人必先能“润身”,然后才能“及物”。军政繁忙,读书不倦,身居高位,著作等身。曾国藩用自己的笃实学风告诉我们:读书治学两大法则,一是勤学,二是善学。曾国藩读书,注重学思并重与知行统一、独立思考与理性批判、消化归纳与提炼见解、日课有程与持之以恒。小是大的初始,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结果,少是多的基础。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关键要能够勤学、善学,坚持不懈,长期坚持,必有所获。
    关于处世,曾国藩最有名的一句话是“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这也是他宽宏为人的真实写照。我们常说: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一群人走。要打造和谐团队、共创辉煌业绩,就要向曾国藩学习,在重人、重情上下功夫。重人,就是坚持平等待人。《中庸》里讲:“地位在上,不凌辱下;地位在下,不攀援上。”清人申居郧说:“做官时,应往前日想一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后想一想,我不能常有此官。寻取真我,方有着落。”“做事不贪大舍小,做人莫媚上欺下”,才能在位高权重时不会摆出一副施舍者的骄横架势,地位卑微时也决无一丝乞讨者的可怜面目。重情,就是做到以情感人。孟子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曾国藩无论带兵,还是理政,我们总能从他身上感受到理性和人性光芒的交相辉映。“以诚感人,人亦以诚而应”。待人以诚、推心置腹,尊重、信任、关心、体贴,会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果。
    以修齐治平、国家中兴为己任的曾国藩,还有许多极富人生智慧的经典名言,蕴涵着余味无穷的真知灼见,让人读后醍醐灌顶、如沐春风。比如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养得胸中一种恬静”,要“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可谓禅意盎然。他在忍辱负重时勉励自己,攻坚克难时身体力行:“人但有恒,事无不成”、“扎硬寨,打死仗”、“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打脱了牙和血吞”。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曾八本》: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每每读来,令人心潮澎湃,血脉偾张,感动得一塌糊涂。
    担当、博学与宽宏,是曾国藩成就一代伟业的信念基石与力量源泉。时至今日,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团队合作、干事创业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我们不但需要谨记,而且应该笃行。

《人民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4-2015 湘ICP备15001378号-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838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27/D 邮发代码:42-211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54号